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5页 (第1/2页)
李淮笑道:“商人的心思一向如此。在他们眼中,明明可以高价卖出的盐却平价卖出,这本身就是亏本的买卖。你可知,乱世时商贾不通,一两盐一两金啊。” 他看了眼李霐,道:“冯家此时支援征南军,此举可称得上一个义字。若渭南收回,冯家也是大功一件。虽是商人,但在士林眼中地位也会卓然不同。” 李霐猛一个激灵,忙道:“冯家的盐场本就是为朝廷开采的,外祖父只是恪守本分,并无他心。” 李淮抚了抚李霐的手背,有些无奈道:“朕倒是希望霐儿有私心的。也罢,不提这个。这些日子你先在礼部,又到户部,朕打算此事之后调你到吏部观政,如何?” 李霐恭敬应道:“但凭父皇做主。” 李淮又问:“你且说说这些日子在两部观政有何心得?” “这……” 李淮道:“不过是你我父子二人闲谈罢了,但说无妨。不用怕说错话,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如若是你主政,这朝堂时局,你待如何作为?” 李霐偷瞥了眼李淮,犹豫着道:“父皇果真不怪罪?” 李淮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脑勺:“父皇在你眼中就是这般小气?” 李霐笑着摇头,想起小时候父皇待他极好,不由得笑意更甚,露出脸颊两个小梨涡。 他给李淮倒了杯茶,目光迎上李淮那双幽深的眼,微微敛了笑意,说道:“整顿吏治。” 李淮扬了扬眉,嘬了口茶道:“继续说。” 李霐见父皇果真是想听自己的想法,胆子也大了起来。他挺直了身子,说:“齐国建国不过三十余年,至今不过两朝。但吏治已渐显浑浊,朝中大臣结党营私,欺上瞒下,尸位素餐。” “远的不说,只说渭南一带。当初渭南自立,填了济州段河运,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父皇征召民夫拓开河道,本意是好的。但官员营私舞弊,贪酷成性,与贵族同流合污,借机圈占土地,收拢流民为隐户。百姓失地,生活困苦,卖儿鬻女之事屡见不鲜。” 他有些悲愤的说道:“这都是我齐国的子民呀!如若再这样下去,只怕会重蹈楚末覆辙。贵族姻亲故旧遍地,这朝廷都快成了贵族的朝廷了。” 李淮连连点头:“皇儿懂朕之心思啊。” 李霐动了动嘴唇,有些话他憋在心里很久了,但他知道这样的话不能说。贵族固然有可恨之处,但父皇也不是没有错处。 于先生告诉他,贵族与皇权共治天下几千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打破这个局面。皇上过于心急了。 小时候或许不懂,但慢慢的接触了朝政,他对父皇的崇敬也一点点的被磨灭了。父皇贪恋权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