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节 (第3/4页)
有心栽花、无心插柳。 而另一座生词,大殿的正中雕塑的是一只翘首东方的凤凰,其座宽两丈,其像高四长,怒金赤彩,堂堂皇皇,其身五采而文,铭德、义、礼、仁、信,座下镌无数名姓,皆是因此役战死的英雄碑铭,后世有书,称“是鸟也,饮食自然,善歌善舞,逢日出东方,绕山三匝,是时百鸟和鸣,见之,则天下安宁。” 时风月说得没错,这世道就是这样,老百姓世代相传的褒贬不在史籍之中,而是在口耳之间,他们说你jian你便jian,说你忠你便忠,他们自有他们的想法,是毁是誉,是讥是谗。 从来就没得商量。 · 锋利的剑刃划开白涅砂,申睦提着已经磨得发亮的剑柄,剑锋在白沙地上几下勾画出天衍的版图整个,辛鸾蹲下身,捡起几块石子,扔在几处重镇之上,墨麒麟与他对视一下,剑锋轻抖,画出几条水文。 “先帝教你这些的?” 辛鸾摇头,拍了拍手掌上的尘砂,“亲爹教儿子,都是教不来的。纵然他文采武功、阅历见闻独步天下,光是狠心这一条,就直接在孩子面前败下阵来。” 墨麒麟:“所以古人易子而教……” 辛鸾重重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他们此时屏退了下属、扈从,独处着攀到海湾群崖之上,墨麒麟闲散地咬着一根草芯,漫不经心地勾画水文,“不过先帝宽厚,他只有你这么个一个孩子,自然只能做慈父。我父亲当年不教我,可不是因为狠不下心,是因为我的兄弟太多,我是他最不喜的那个。” 这山川地图大,辛鸾提着衣摆,迈过蜀地,蹦到他跟前来,申睦身躯伟岸,高人一头,辛鸾在他身边就好像是一只啄谷子的小鸟,柔软的手抚上他拿剑的手,用力拍了拍,“这有什么关系,七国并立时的小小白国,宿恒侯看走了眼,传位你大哥,却不传位于你,你如今成就早已盖过你父祖三代,做这天衍空前的南境封君,谁敢不当你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英雄?” 墨麒麟淡淡一笑,并不将这安慰放在心上,只点着天下江河,挥斥方遒。 “小儿可知外面正发生什么?” “略有耳闻。” 辛鸾舒展了一下手指,掰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北方北君闾丘失势,北境颛孙家与公羊家争锋,辛涧派遣齐嵩镇压,局面尚未可知,中境出现十年来最大蝗灾收成减产,天衍粮仓告急。东境……东境开始夺储之争,公子襄所住鸾乌殿前些时日刚发生过移宫之案。” 墨麒麟看他一眼,“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知。你有心。” 辛鸾淡淡一笑,从容道,“我身负国仇家恨,还等着有朝一日亲率铁骑杀回东境呢,破辛涧之兵,纳辛涧之印,亲自手刃仇怨者。” 他抬头看他:“家事,国事,天下事,我不敢不知。” 第176章 殊死(14) 陶滦在去往东南三苗战场之后,辛鸾曾几次与他通信。 曾问道是否重用,陶滦回信称“南君独当一面,不喜与人分兵拒敌”。陶滦为人儒雅正派。信中述实情而不言他人是非,辛鸾这都能感觉到他心中愤懑怨气,之后几封上书描述对敌之外情景,说“墨麒麟南烧三苗屋室,坑三苗降卒,系虏其老幼妇女,西南异族多所残灭【1】”,简单的说就是南君的战争就是走一路,杀一路,烧一路,坑一路,他兵事奇才,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用兵大开大阖,不怕什么大军在外,好战,也能战,指挥所指,一片无人带。 之前辛鸾以为申睦回兵是因为渝都瘟疫之因由,后来看他列兵于外,自己带几个亲兵只身回渝,对瘟疫之事问询而不插手,才知道是自己想错了。他与陶滦将军通信估算南君回兵时期,发现这日子当当处于索亭关险胜后、渝都疫情爆发前一个四六不靠的寻常一天,而就在那三日前,三苗族人收亡卒,得数万人,反涂阳”,申睦“连战未能下,得渝都书,立西归”。 向繇喊申睦回来做什么?辛鸾不知道,陶滦也不知道,但是陶滦话中暗示可能根本也没什么正事,只是左相给他写了封家书,他就回去了。 可不消说,墨麒麟这一动,整个渝都的人都跟着紧张起来——这样的猛将,山地无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