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节  (第2/2页)
“中策如何?”吕布喝了口茶,看向贾诩。    “中策,攻其军寨。眼下如何也不是出军攻城的时候,可曹cao却这么做了,只有一个解释,攻城是诱饵,他另有目的,在下思来想去,能对我军有威胁的,应该是如公台所说围点打援,在东林口设伏。    所以,我们不必管刘备的死活,也不必去东林口,直奔其军寨。    即时可先以数千军做佯攻,若其未设伏,大军发动总攻;若其是设计引我军偷袭,至少也可将军情传于曹cao,起阻吓作用,缓其攻城锋芒。”    吕布直直看着贾诩,眼神复杂,子扬也是这么说的,可似乎并没有贾诩想的这般周到啊。    不过这种做法也是有弊端的,自己率大军离开,己方营寨不就空虚了吗。    那我岂不是为了刘备赌上了三军性命。    “下策呢。”吕布挪了挪屁股,放下茶杯,认真的看着贾诩。    贾诩长叹了一口气,加重了几分声调,“下策就是,请温侯速速带兵赶赴东林口,那里是唯一可能设伏的地方,如此即便魏将军中伏,曹军也断然想不到我们背后还有一支驰援的人马。”    “赶赴东林口……”    吕布重重的重复着对方说过的话,怎么也觉得是危言耸听了,“有这么严重吗?”    贾诩叹了口气,揉着眉心摇头道:“在下可以断定曹军必有设伏,可也无法肯定的判断出伏击点是在大营还是在东林口,不过稳妥起见,温侯应该带兵去看看的,若然太平,也可心安啊。”    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贾诩的上策过于歹毒,不讲武德,不过对己方却是极为有利。    中策,赌性太大,稍有不慎,要么被对方打的溃败,要么就是后方大营都被人给偷了。    当然啦,这些都是一些存在于脑海中的设想罢了,魏越已经率兵出征了,不可能再变换成贾诩的上策或者中策,军令如山,岂可朝令夕改?    不过这第三策……    吕布缓缓起身,杵着下巴思忖。    先前一直隐隐的不安,难道真的是来自于东林口?    他说的也对,过去看一眼,真有什么情况也可以出手,假若无事,再回来也无碍,权当出去巡视地形了。    “好!文和,我去点兵,前往东林口!”终于拿定主意的吕布,内心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多谢温侯信任。”    贾诩知道,没有林墨就没有吕布的今天,尽管谈不上像曹cao、袁绍等人帐下谋士如云。    可除了他林允文,还有陈宫、刘晔、鲁肃等人,论功劳、论感情,那都是在自己之上的,吕布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建议,想是真的需要勇气和一颗坚定的心。    吕布走了,那一袭西川百花大红袍一如当年那般刺眼,贾诩举目四顾,喃喃道:“有一点味道了……”    贾诩一直都明白,一位注定可以在乱世大展宏图的霸主,不仅仅是靠着某一个人的辅佐,靠的本来就是他自身的才华。    没有齐桓公,管仲满腔才华也不尽然能留名。    没有高祖帝,韩信可能一直都只能是执戟郎。    他也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让他停下脚步的人。    吕布……    有一点味了。    第一百章 温侯,活下去的希望    东林口的东面是一座矮山,下有水泽,西面是原始丛林,荆棘丛生,多处不能行人,仅有中间一条通道。    而通道又宛若一个葫芦口,中间是一片空旷,继续纵深就口子会慢慢变窄,最窄的地方只能容纳五六人并行。    张绣领着西凉骑兵当先开路,魏越坐镇中军,徐盛则是末位压阵。    五千人的队伍,在东林口的通道里绵延两三里地。    “将士们,前方栈道变窄,不利大军行动,加速通过!”    “喏!”    从并州跟着吕布打到了关中,又在冀州溃败黑山贼,辗转兖州和徐州,现在来到了扬州,魏越一身彪炳的战绩可不是挂着好看的。    百战经验沉淀出的敏锐洞察力让他对这样的地形极为谨慎,如果时间允许,他甚至会派出小股力量在前方慢慢排查,确认安全再通过。    当然,他没有这么富裕的时间,如果有,大可以不走东林口,花多一天的时间绕山而行。    随着栈道慢慢变窄,前方的张绣也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虎头金枪,没有将领会喜欢这样的地形。    嗖嗖嗖~    行至一半,从东侧的山林里倾泻而来一波密集的箭雨,一瞬间便放倒了三十多名西凉骑兵。    张绣急速挥动虎头金枪,将射来的箭矢打落,同时爆喝道:“敌袭!敌袭!盾牌兵快上来!”    这道军令脱口而出的同时,阵容却显得很凌乱。    因为地形太过狭小,平日里最简单的换防在这一刻却显得无比的困难,后面的盾牌兵要上来,前面的骑兵要退后,甚至都有人马碰撞在一起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