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2节 (第2/2页)
端木赐一边说着,一边又是从袖中摸了几串刀币来。 守城的将军眼前一亮,又朝着左右看了一眼,见无人发现,便将其偷偷摸进,并是假装叹了口气,只随后一个摆手,命人是将城门打开了一道缝隙,众人则是鱼贯而出。 范蠡他们一出到城外,行不多久,便看到几个商队,正是前来接应他们的。 众人各自上得马车,范蠡抱着光儿,端木赐也跟着上了一辆马车,皋正要上车,却看到后面有举着火把的人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追兵。 皋当机立断,上得另一辆马车,也不与其他人分说,竟直接驾起缰绳,迎上前去。 端木赐见状,根本就来不及反应,眼看着他便这般冲了回去。 而他们此刻又毕竟是还没有脱离危险,所以众人只得是各自驾驭着马车,匆匆而去。 光儿本来在睡觉,马车一动,顿时醒了过来,一双的眼睛看着范蠡,又看了看端木赐,问道: “阿蠡君,我们这是去哪里?” 范蠡笑着说道: “我们这便是要去往曲阜!马上就能见到光儿的父母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家人团聚 光儿听了范蠡的话,顿是来了精神,极为好奇的撩开了车帘,并欢喜道: “太好了,阿蠡君,可否让马车再快些!光儿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范蠡见她笑得这般灿烂,也是不由笑着说道: “呵呵,光儿不必心急,夜间行路还需得稳妥一些才是。” 光儿倒也极为懂事,听罢便是裹了裹身上的被褥,躺在范蠡的怀里,满怀希冀的渐渐睡去。 范蠡掖了掖被褥,朝着身边的端木赐颇为尴尬的一笑。 端木赐也是心领神会,在一旁是不言不语,只待光儿睡着了,这才开口道: “子明先生名扬天下,这女儿竟也是出落得如此聪慧可爱,实属羡人呐。” 范蠡叹道: “只可惜光儿与家人聚少离多。这一晃,光儿已经有一年多没见到父母双亲了,这于她而言,又是何其不幸呢?……” 端木赐稍是沉默了片刻,随后又是言道: “对了,少伯兄,此番祭氏的损失可谓不小,之前的存钱,恐是留不到三四成了。也不知祭氏这边,少伯兄如何交代?” 而范蠡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 “无妨,此事蠡已经和大长老说过了,他们皆是心知肚明。如果不是子贡,祭氏恐是有覆灭之难。区区钱财,不过是些身外之物,与性命相比,倒是不值一提了。” “哎……若是司寇大人也想清楚这些,这会恐怕便已经无有性命之忧了……可惜……可惜啊。” 二人不由是想起了邓析,心中也是不由黯然。 他们都知道,邓析的性命是绝难再保得住的了。祭氏出奔,郑人必将更加迁怒于邓析,到时候谁又会再替他说一句公道话来? “司寇大人以身殉法,乃是为心中之义,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端木赐如是说罢,二人便又陷入了一阵沉思缅怀当中。 过得好一会儿,范蠡这才又开腔道: “对了,子贡兄,在下观子贡兄似乎……对经营买卖也是很有一套啊?还有……” 端木赐则回道: “呵呵,其实赐也无有别的本事,只能说这些个旁门左道,我端木子贡确是还行的。对了,以前也曾听闻子明先生谈及少伯兄,早年也曾出使过随国,做得一番好买卖,却不知如今随国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范蠡见端木赐对随国很感兴趣,知道他们这一夜自然也是别想睡觉了。索性跟他详细说开了去…… 只因他们二人皆有商贾的资质,所以自是交谈甚欢,不知不觉,竟是如是攀谈了一个时辰。 就在他们二人还谈得兴起,却听到外面一阵吵闹,竟然是那个叫皋的奴人又找了过来,端木赐当即唤停了马车,只见皋气喘吁吁的说道: “主人,那些追兵已经被小人引去了别处!暂且应该没有追兵再会找到这边来了。” 端木赐听得此言也是满心欢喜,不由笑道: “甚好!料来如此便可高枕无忧了。” 于是,一行人拖家带口,连夜赶路。他们也不走大路,专挑得一些小路,也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够尽量避开官家的搜捕。 而驷歂这边,本来就被阳虎伐郑之事给搅得是心神不宁。得知祭氏出逃,也只得是派人追赶了一阵。 但由于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借道卫国亦或是借道宋国?所以,他派出去的追兵皆是无功而返。 如是,范蠡等人便很是轻松的到了卫国,再从卫国入鲁。又过得十几日之后,也就到了曲阜附近。 …… 与此同时,身处曲阜的祭乐,病情却并无有半分好转的迹象。 原本珠玉饱满的面庞也愈发的消瘦,头发也开始慢慢脱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