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2/2页)
她大约还想继续说的,譬如请求这位尊贵的夫人逃出去后把漳子村里的种种恶行告知官府,让官府派人来,然嘴唇动了好几下,却还是没说出口。    不能再奢求太多了。她想,能帮丫头报仇就已经足够了。    再多,她怕她,还有别的女人,没那个福气。    于是弯腰跪下去,向姜洛认认真真地磕了几个头。    看她这举动,李美人总算顺过气来。    这还差不多。    姜洛也看着她,道:“你就说这么多?”    她道:“就这么多。”    看她是真的再没话要说,姜洛道:“那我来说。我问你,为什么是让别的女人找东西给我,而不是让她们跟我们一起走?”    早一天逃出这里,就是早一天解放。    这么简单的道理,竟也想不到吗?    却见村长夫人摇头:“她们不会跟你走的。”    “为什么?”姜洛问,“女人在这里就是个货物,好就花钱买,不好就杀死,男人根本不把女人当人看。这样的地方,她们也会不舍?”    村长夫人继续摇头:“不是不舍。”    姜洛道:“那是因为什么?因为觉得就算离开这里,回到了原本的家,也不会被家人接受,不为世俗接纳,只会一辈子让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    村长夫人没说话,默认了。    姜洛再道:“怕被骂脏,怕被骂不守妇道,怕被骂怎么还有脸回来?”    村长夫人仍旧没说话,继续默认。    姜洛却没再说下去。    她都知道的。    在这样的时代,这个村子的女人就算回了家,等待她们的也只会是永无休止的谩骂攻讦。她们将一辈子都被戳脊梁骨,被困在小院里不许出门,被送去山上当姑子,至死也不准下山。    更有甚者,直接一条白绫静悄悄地吊死。    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她们的宿命。    “……她们不会走,那你呢?”姜洛问村长夫人,“你也不走吗?”    村长夫人摇头。    姜洛问:“你不走,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你儿子?”    村长夫人道:“为我儿子。”她低声道,“我儿子有点笨,学什么都要学很久。村长嫌他学得慢,从没让他接过手,他不知道村里的事。”    这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姜洛逃出去后对漳子村开刀,还望能放过她儿子,不知者无罪。    姜洛道:“好,你信我,那我也信你。起来吧。”    村长夫人再磕了几个头才起身。    看村长夫人去取灯油,李美人小声问姜洛:“夫人,咱们真的只管逃走,不管这里的女人啊?”    姜洛说:“管的。”    李美人说:“怎么管?”    如果是一个两个还好。    可事实是每家都有那么两三个,再加上被卖去隔壁村子的女人,这加起来人数绝对不少。    而拔出萝卜带出泥,指不定还有很多像漳子村这样的村庄,在等着她们去解救,这样人数就更多了。    姜洛说:“我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不过具体的要等回去了同公子商量。”    建立像是女子学堂之类的机构,让被拐卖的女人们借由学堂来改头换面,学习可以让她们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技能,在没人认识她们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应该没问题的吧?    皇帝那么看重百姓,这些女人也是其中一员,想必皇帝应该不会驳回才是。    姜洛越想越通透。    并决定回去后,第一时间就求见皇帝,让皇帝处置漳子村的同时,也要尽快建起女子学堂。    而李美人则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姜洛说的公子是指皇帝陛下。    这不对啊,李美人想,不是该喊夫君的吗?    公子,这未免也太生疏了点。    但见姜洛正在沉思,李美人也没敢随便打扰她,只把该带的都用油纸包起来,再拿块大布一拢,拢成包袱抱在怀里。    等村长夫人添满灯油,三人出了堂屋,往隔壁院子去。    耽搁这么久,小院子里的尸体被雨冲得更加青白,断口处仿佛在臭水沟中浸泡了几天几夜的烂rou,多看一眼都要觉得反胃。    李美人照旧是一瞥到尸体,就会想起赵婕妤用砍刀砍断脖子的那一幕,顿时整个人又克制不住地往姜洛身上贴。但她手里抱着的东西太多,贴不上去,只好同姜洛说了声,抱着小箱子和大包袱跑向堂屋,不敢在院子里多呆。    李美人一走,赵婕妤她们还在屋里擦血,没出来,院子里便只剩姜洛和村长夫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