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页 (第2/2页)
的还不是挣的大清的百姓的银子,到最后这银子都进了商人的口袋了。” 康熙有些固执,但是心里却觉得弘承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税收多了,银子多了,国家也就富强了,到时候沙俄还敢朝着这边伸手吗? 只是他现在的这个岁数了,心里明知道的事情,绝有些不想承认罢了。 弘承听了笑了起来,片刻之后才开口道:“那皇爷爷这么反对商人,为什么不禁止经商呢?到时候大家都扛着东西以物易物的多好?谁也不挣谁的钱。” 康熙听出来弘承是在挖苦他,瞪了弘承一眼,闭上眼睛不说话。 弘承见康熙真的生气了,走进了说到:“皇爷爷,你别生气啊。” 说着搂着康熙的胳膊,微微摇晃。 他知道康熙担忧的是什么,士农工商,是读书的学士,种田的农户,做工的奴仆,还有经商的商人。 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就这一点就说明了,读书人的地位。 农户在历朝历代都是得到重视,民以食为天,所有人都需要农户种出来的粮食,瓜果蔬菜。 工就复杂的做了,宫中的宫女太监到大户人家的侍女,还有店里的小二,都属于工一个阶层,还有就是匠师,能工巧匠,这都是必不可缺少的人。 只有商人被利益驱使,才造成历朝历代都对商人唾弃。但是谁也无法说,这个朝代就能离得开商人。 想到这里,弘承开口劝解道:“皇爷爷这个怕什么呢?这历朝历代,那个不是说商人不好,商人低贱,但是那个朝代又真正的离得开商人呢?而且这商人要看怎么用,皇爷爷自己不是已经开通了贸易,要是九叔真的走上了这条路,你干脆放手,让九叔去掌管贸易得了,看看九叔能不能从那些洋人身上刮下来一层皮。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所有海外前来的贸易商船,全部都要在九叔这里登记造册,要交税收,出海的,不收取任何的银子,但是满载而归的,却是要收取税银。” 弘承这是根据现在的关税稍微提出来的这个想法。 反正到时候具体的事宜,也是康熙与那些大臣自行的商议,与他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现在康熙怎么看待胤禟。 要知道胤禟可是素有胤禩的钱袋子之称的,要是白白的被康熙发配或者圈禁,那可就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康熙听到这里,微微的睁开眼眸,扫了一眼弘承,有些意动,弘承说的实在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去了,只是他担忧的是胤禟到时候要是还是执迷不悟的话,帮助胤禩。 弘承的日子就难过了,钱袋子都在敌人的手里,还能好过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