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4页 (第1/2页)
一般都是男方眼瞅着吉时要到,首先绷不住,红包一个接一个的给,当然娘家人也不会过于贪心,也是见好就收。 当然也有娘家人贪心,始终是不满足硬拽着新娘子不让下轿,也有婆家人非要在这事上压媳妇一头,就是不给,摆出一副人都抬来了你爱下不下的样子。 这年头可没有新娘子敢来一句我不嫁了回头走人的。 遇上这样的婆家后半辈子也只能受着。 吴家准备的红包挺沉的,都不是拿红纸封的,是大红色绣着鸳鸯的荷包,装着鼓鼓囊囊的铜钱,足足准备了八个。 都不用费几句话的功夫新郎就乐呵呵的往塞轿子里一个。 在随便要上两句又塞一个,搞的常氏跟几个娘家送亲的媳妇到不好意思起来了。 更是惹的周围看热闹的那是议论纷纷,惹的那些年轻媳妇是羡慕不已。 吴家这显然是给香香姥姥家面子,给足了人家外孙女体面。 这几个荷包加起来都快有一两的银子了。 跟别人家都是几十文,最多上百文相差的不要太多。 也就是下轿钱给完,吉时差不多就到了的时候那几个男客把东西买来了。 一车的红绸子,一车的鞭炮。 这自然也引起了一阵的窃窃私语,送亲的车上都贴着喜字,骡子额头上也挂着大红的绸花,谁也整不明白这吴家新娶的媳妇娘家人是要干嘛。 这时就听那男客先问了吉时到没到,得知还没到后立刻就招呼了喜宴上帮忙的人把红绸子扯起来。 “这是我们自个儿掏的钱,给我们闺女避避邪祟,大家伙都搭把手,把这一块拿红绸子围起来,鞭炮放起来,不要停!” 那边唢呐也吹起来,锣鼓也敲起来,热闹的整个村子就没有听不见的。 这娘家人厉害呀! 看热闹的纷纷咋舌,瞧这手笔,你老刘家不是能耐净给人家找不自在吗? 人家娘家人也不是好惹的,这一大街的红绸子,这喜庆,把白事的晦气那是冲的一干二净。 还有那鞭炮,这是打算放上多久啊? 这怕是把那家老太太的尸体都能气的从棺材里爬起来! 而且他们这一带成亲还不是拜了堂吃了酒就结束了。 亲戚朋友那是头天就要接到家里来,到成亲的第二天一个个的在拿车送回去才完事。 人家要是有钱,唢呐照着三天吹,鞭炮照着三天放,那叫排场! 人家要是不撤,就照着三天办,这后边发丧的可就搞笑了。 大邙朝发丧的习俗是放炮,一次就咚的一声响一下的那种,进行到哪个阶段的时候有固定的几下的响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