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0页 (第2/2页)
使的职位为何会落在元朗的头上?不然唐挽密函中的内容,为何会被皇帝知晓? 徐阶和悦地望着她,目光中有欣慰,亦有骄傲:“那不是皇帝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是我的的计划。” “徐公!您为什么要这么做?江南建区是国策啊。只要有益于朝廷,有益于天下百姓,便是闫党又何妨?”唐挽的声音都在发抖,“满朝的期待,士子的信任,都被辜负了。徐公,值得吗?” “值得。”徐阶凝眉,起身负手立于窗前,沉声道,“我入内阁三十年,次辅做了二十四年。眼看着闫炳章父子把持朝政,致使社稷沦陷、风气颓靡、同僚戕害,能臣名士永无出头之日。试问这样的朝廷,如何能够被挽救。什么是国策?倒闫才是国策!只有扳倒了闫炳章,才能荡涤乾坤,还天下以公道!更是告慰诸公的在天之灵!” 不是的。闫炳章父子如何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朝廷的堕落岂能归结于几个臣子的贪腐。真正的弊病是制度,是那个高高在上,妄图以权谋来cao控一切的君王。 可这些话,唐挽并没有说出口。她的目光落在徐阶书桌前,那幅打开了一半的画卷上。 青衫白裳,曲水流觞。画上的内容她实在太熟悉。老师的书房里有,凌霄的道观里有,如今徐阶书桌上,也有。 “是卢焯先生的画。”唐挽说道。 徐阶的背影微微一僵,转过头来看唐挽,惊诧于她如何会知道卢焯,甚至知道这是卢焯的画作。低眉一看,那露出来的半幅正好有卢焯的落款。再一想,至和元年那一场科举,卢焯原是主考官。于是也就明白了。 “卢焯卢继盛,亦是因闫党而死,”徐阶的手将画中人一一拂过,隐忍着心中沉痛,道,“还有唐奉辕、赵谡……亦都是被戕害的同僚。” 徐阶抬袖,拭去眼角的泪光,道:“匡之,我知道你胸怀广阔,定然觉得我这一次是不顾大局,意气用事了。我亦知道,朝廷如今这局面,也并不能将根由全都归结于闫炳章父子。可他们的确是罪魁祸首。” 原本是有机会的。二十年前,如果那场祸乱没有发生,如今的朝廷当是另外一番局面。 徐阶入仕的时间早,在七人之中的年龄最大,很得几位朋友的敬重。因此,当唐奉辕想为这份盟约寻找一个保密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那是一份生死盟约。缔结盟约的两方,就是唐奉辕和闫炳章。两人相约,要穷尽毕生所学,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制度革新。他们要让行将就木的大庸,迎来新的生机。 这势必会损害许多显贵的利益,也势必会遭遇无法预估的困难,甚至连皇帝也都将站到对立面去。所以他们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彼此,从此毫无保留,共同进退。徐阶便是他们的见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