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1页 (第2/2页)
他的意思,只是低垂螓首,摇了摇头。 “那我明日便上门提亲。” 7 人世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得偿所愿。 她终于等到了。她的良人,就在她身边。 8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谢家在京城没有亲眷,也就免了许多凡俗礼节。闫凤华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女子,丈夫性情温良,没有公舅婆母,眼前这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子,便是她的天地。 她喜欢唤他“谢郎”,有时当着外人,也叫一声“夫君”。她的谢郎是全天下最温柔的男子,两人从成亲的那一天起,从未有过争执。纵然她有时耍点小脾气,他也是一味迁就着她。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应当就是如此。 可时日一久,她又觉出不满意来。 说起来也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比如他晚饭后总是在书房待到很晚,她送吃食进去想多多相处,却终是被他不温不火地挡回来;比如每一次去郊外进香,他都会陪伴左右,可也能感觉到他的心根本不在这里;就连夫妻间的床笫之欢,他也总是温温淡淡。自己若不提,他就好像永远也想不起来。可这种事怎么能总让女儿家主动呢? “许是衙门里的事太累了吧。”凌霄听完闫凤华的话,淡淡说道。 闫凤华蹙眉:“那唐大人,也是这样吗?” 凌霄望了她一会儿,淡淡一笑,说道:“可不,我家那个忙起来连家都不回的。你啊,早点生个孩子,也就不惦记着男人了。” 闫凤华点点头。谢郎心性寡淡,对床笫之事没什么兴趣,她也应该理解。比起那些脏心眼养外室的纨绔们不知要好了多少。 凌霄说得对,早点生个孩子,才是正理。 9 谢郎要去江南,完成哥哥提出的国策。这种一家人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觉真好。 她没有去过江南,不知那边的天气。多带几身厚衣服总是没错的。男人总是粗枝大叶,闫凤华将包裹又重新收拾了一遍,这才满意了。 她来到书房外,突然听到里面有人说话的声音。 像是唐大人。 “这些年来,日夜煎熬着我的,就是看着你孤身一人,却什么都帮不上。” 闫凤华的脚步顿住。她从未听过谢郎用这样的语气同人说话,带着怜悯疼惜,和小心翼翼的卑微。他真的是在和唐大人说话么? “这场婚姻对我来讲,是葬送一切的坟墓。我们两个人,真的没有希望了。” “你便允了我吧。前途凶险,让我替你承担。我怕时日一长,我们之间能留下的,真的不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