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页 (第1/2页)
沈榆是背对着后院的拱门而坐。他话没说完,就见冯晋阳又是摆手又是挤眉弄眼。沈榆的话就这么卡在了喉咙里。回头一看,就见卢凌霄去而复返,正掐着腰含笑看着他。 沈榆顿时想起京城里那些传言,瞬间后背一阵凉气。 卢凌霄却只是笑了笑,却分明眼含锐气,笑里藏刀。她给铜壶里添了些热水,抬手拍了拍唐挽的肩,转身走了。 “吓死我了!”冯晋阳回头看了看,确定人已经走远了,才说道:“瑞芝啊,我们怕是要被你连累,再也不许登门了。” 沈榆面色苍白,脸上的rou跳了跳,道:“弟妹还真是……气场强大。” “现在你们都懂我的处境了吧,”唐挽乐得将这惧内的名声做得更实在些,“以后啊,纳妾这一类的话都不要再提。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不提了不提了,真是苦了你了。” 再坐几人都对唐挽的处境表达了同情,除了元朗。他漫不经心地挑了挑唇,瞥了唐挽一眼,道,“行了,闲话少说,聊聊正事。” 明天是唐挽回朝后第一次参加晨会,整个朝廷都在看着。元朗执掌内阁的这半年,整顿吏治、尊师重学、大开恩科,这些初步的改革措施已经使得朝廷风气有所改观,却也在同时积累了不少旧官僚的怨气。很多徐党旧员都在期待着唐挽入阁之后,能够重整势力,与元朗分庭抗礼。 这也正是唐挽的计划。昔日唐奉辕和闫炳章明争暗和,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变法的成果。唐挽自觉并不比自己的老爹聪明多少,于是决定将这个策略贯彻下去。 然而改革想要顺利进行,还有许多忧患需要解决。 唐挽带着他们三人进了自己的书房。她转身将门关好,来到博古架前,转动灯台。书架缓缓移动,露出一个狭窄的空间。靠着墙是一面巨大的书柜,上面整整齐齐堆放着许多书册。每一本书册上都夹了条子作了细细的批注,仔细看来,可以看到“吏治”“军备”“税法”等字样。 冯晋阳一声感叹:“匡之,你这半年还真没闲着。” 唐挽深吸了一口气,道:“这都是先人智慧,我不过根据现今的形势做了些增添修补。各位,请先各自通读,我们在行讨论。” 几人便各自取了卷册来看。冯晋阳久在户部,对税法最有心得;沈榆这五年一直在地方做学政,故而对科考改革最感兴趣;元朗则取了吏治一册来看。这些政令都是他和唐挽一同修补的,并不陌生,可每一次读来都有新体会。唐挽则在书桌前展纸研墨,提笔写起来。 书房里一时静到了极处,只有偶尔书页翻动的声响。凌霄准备好了午饭来叫他们,却四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