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节  (第1/1页)
    毕竟,时辰真不早了。    按着玉荣往常的习惯,这已经用过了晚膳。    用膳。    正统帝瞧着是他喜欢的菜色,倒是神色颇是高兴。    玉荣是饿得慌,比平日里,还是多用了小半碗的饭。    膳罢后。    二人是消消食。    玉荣笑道:“新排了戏曲儿,不若圣上品品?”    玉荣提议了。    正统帝听了,没意见。    新戏曲。    这自然是新的开始,新的故事。    “这一出戏曲叫什么名?”    正统帝跟玉荣问了话。    “叫《聚宝盆》。”    玉荣笑回了话。    “能称一声聚宝盆,这倒是有意思。”    正统帝有点兴趣了。    皇帝也缺银子使。    这天下间就没有不缺银子的人儿。    哪怕是家财万贯,也会觉得钱不够使唤。    越有钱,就越是觉得还缺钱。    “……”    戏曲开始了。    这一出戏曲,唱了《聚宝盆》,实则说的还是行商事。    只是这不是普通的行商事。    而是海商。    这一出戏曲。    说的就是一个贫寒出身的少年,如何贫困到了差点卖了自身。    最后,为了活命,为了让家人有一口饭吃。    拿了海商的安家银子,随商船出海,做了水手,那一路南行去见识了海外的风光。    想起家。    若是穷,能如何?    只能靠变异。    这变异了。    自然就是开窍。    穷小子,不走了搏命路,哪来什么富贵可言?    海商。    又或者为良时,就是海商。    做恶时,就是海盗。    这一出戏曲。    当然不是一下子能唱完了。    这可有好几折。    连唱了两折。    正统帝听出了一些意思。    “海外倒也有趣。”    正统帝说道:“朕也瞧着,海外的一些货物,到了咱们大魏朝的土地上,也是特别值钱。”    “商贸,互通有无。”    玉荣笑道:“妾就让人打探过。那些海商自然是把海外值钱的运回咱大魏朝的土地上卖了。可这值钱,是要来了大魏朝。在海外当地时,那价格就未必真值钱。”    “就像是咱们的茶叶、瓷器。真到了海外,肯定也是翻了几翻的值钱。这越是离着大魏朝远了,可能就越是值钱。莫说翻几翻,翻十几翻,妾都觉得可能。物以稀为贵。”    玉荣就是讲了一些随口的话。    当然,不可否认的。    玉荣也是盼着朝廷重视了海贸。    比起陆路的贸易。    其时,海贸的话,也是有利的。    陆上,海上,这可以两边都得利,都开发。    特别是走向海洋。    这可能开拓了更多的土地。    当然,这有一个前题。    就是朝廷真重视了海外的土地。    若不然,一切白搭。    谁让读书人啊,都是清高,未必看得起那些蛮夷什么的。    要玉荣来看。    蛮夷什么的固然讨厌了。    可海外的土地一点儿也不讨厌。    人活着,生了子,子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土地搁那儿,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不能生子儿。    可人啊,就不同。    这子子孙孙多了,这地可能就不够分啊。    当然,玉荣想得多。    可她不能提。    正统帝也未必乐于听了。    就是偶尔想表达一下想法。    玉荣也得拐一拐弯了。    用一种乐子的法儿,那是委婉一些的表达。    “赏。”    正统帝的话,打断了玉荣的胡思乱想。    正统帝说道:“这戏唱得不错,朕听着舒坦。你等皆有赏。”    正统帝发了话。    自然这些人都得了赏赐。    这一晚。    正统帝宿在了永寿宫。    接下来。    许是从永寿宫这儿起了一个头。    正统帝倒是慢慢的宿于后宫。    至于玉荣这儿,这圣宠又是淡了下来。    明明似乎拔了头筹。    可后面显示了,她的后劲儿不足。    这要论了现在最风光的,就是最得圣宠的良嫔。    夏过,秋来。    这一天的秋。    天气不错的,皇贵妃邀请了后宫的嫔妃们吃了蟹黄,赏了秋菊。    这一回的赏菊宴。    倒是让皇贵妃办的热闹。    当然,除了后宫的嫔妃们参加了。    皇太后也露脸了。    就是一众的公主、皇子们,也是参加了。    要说凑数儿的,就是三公主,这一位露了一个脸儿,就是让奶嬷嬷抱回寝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