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裕妃升职记_第4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1节 (第2/2页)

要瞧瞧刘妃这一位和靖的生母,这才是真懂得安份的。平日里一切低调,万般不招了人眼。”

    玉荣把两位公主的生母,那是拉出来溜溜。

    这一对比,特别是的明显。

    秋兰当然是认同了皇后的话。

    不过嘛,玉荣答应了惠贵妃。她真不是什么食言的人。

    于是,次日,玉荣去陪皇帝用膳时,把惠贵妃的请求就是讲了讲。

    正统帝听后,那是满面的嘲讽。他说道:“当然出宫省亲,景仁宫也是一派的乐意。瞧着倒是一个乐于享受的主儿。”

    听着这话。

    玉荣总觉得皇帝在说的可能不光指了惠贵妃。

    莫名的,玉荣觉得皇帝也挺符合了享乐主义的。

    当然,心中这般想,嘴里玉荣肯定不会多话的。

    玉荣只是笑道:“和瑞难得的怀上了,惠贵妃想也是太过于高兴。嫁进驸马也有七载,惠贵妃肯定是着急了和瑞的子嗣一事。”

    正统帝听了此话。

    倒也是沉默了片刻,然后,他才说道:“景仁宫那儿拒了。宫妃若无大事,岂能随意离宫?”

    正统帝这话,那是说的一个肯定。

    皇帝有没有其它的想法?玉荣不知道的。

    可皇帝给了答案,玉荣就懂了。玉荣回道:“成,有圣上的话,我一定跟惠贵妃解释一二。让她宽宽心,若真是想念了和瑞,便让和瑞进宫来陪她小住些日子便是。”

    玉荣也给了解决的法子。

    就是让公主进宫,小住些日子。总归,这回娘家的公主,没毛病的。

    “嗯,梓橦你愿意如此料理此事,也可行。和瑞回宫里小住,倒无妨。”正统帝对于这等处理法子。

    这倒是没拒绝的。

    玉荣得了皇帝的话,这事情算是搁了下来。毕竟,这只是小事。

    “圣上,倒是有一桩事情,挺要紧的。”玉荣说了今个儿来皇帝这儿,最最要紧的事情。她道:“北边的胡人怕是今年要南下了。”

    正统帝听了此话。

    那是眉头一动。北边的胡人要南下,这事情当然挺多回了。只是真跟大魏朝交锋,一般都是你来我往的。

    大魏朝真没吃过大亏。

    毕竟,这开国年月不久,还没到马放南山的时候。

    这时候的大魏朝的兵锋,还是挺硬朗的。那打起仗来,砍起敌人来,也是硬汉子。

    “梓橦的意思,胡人会大举南下?”正统帝问了一句。

    玉荣点点头,她道:“瞧着绣衣卫给上来的汇报,怕会如此。北边的情况不好,今年怕有白灾。”

    白灾。

    对于胡人而言,最是严重的。

    有一句老话说的,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这里带毛的,指的便是养了家畜。为什么?

    不外乎在这一个时代里,很容易出现问题时,一死就死一大片。

    白灾。

    那是胡人的说法。

    那指草原上的大雪灾。总之,胡人没吃的,那肯定不甘心饿死在家中。那能如何?自然往南边的花花世界来。

    来干什么?

    这不言而喻。自然是来抢了大魏朝的百姓。

    这就是生死存亡。

    是农耕与游牧之间的生死矛盾。彼此之间,注定了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按说大魏朝的朝廷情况,还是鼎盛着。

    胡人开眼的,就应该躲了些。

    可惜,在白灾情况下,胡人都要饿死了。这等情况下,用一句话讲就是胡人不怕死,那是豁出命来抢一把。

    这等情况下,北边的边疆情况,自然会不容乐观的。

    “那就打。”

    正统帝给了肯定的答案。

    “皇家养兵千日,自然用在这一时。”正统帝在兵权上拿捏的紧。同样的,皇家这些年里的大头,也可谓是消耗在上了上面。

    这当然是皇帝看的紧。

    皇帝心中有一颗明君的梦想,还想青史留名的。

    一直以来,皇帝也在寻了机会的。

    只是北边的胡人,没给了皇帝机会罢了。

    皇帝想得美名。

    有什么比开疆拓土更大的美名吗?

    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