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9节 (第1/2页)
可这些常识还是懂得的。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不是柳家的长子。 他是柳家的嫡幼子,总之,也是被长辈宠着长大的。 五皇子此时心情不错,邀请了柳不器一起进茶栈小坐。 柳不器当然没有拒绝。 在聊天时,饮饮茶,谈谈话。五皇子司马逸发现他跟柳不器合得来。二人的喜好一样,有一样的兴趣。 可谓都是妈宝。 都是亲娘的心肝内,眼中宝。打小宠着长大的,那性情爱好简单一个模子。总之,上进吗?那是嫡长子的事儿。 嫡幼子嘛,总有一些优待的。 赵敬在旁边瞧着柳不器得了重用。他心中有些腻歪的,这又一个跟他争宠的。 这五皇子身边的位置有限,真是多了人得五皇子的信赖,在赵敬眼中跟他抢饭碗呢。可偏偏这柳不器的身份不同。 这一位是柳良娣的弟弟,柳良娣可是怀了太子的子嗣。未来注定也是尊贵人。 赵敬能如何? 唯有忍了。 到底他这等出身的人,那能伏小做低。 这柳公子到底是出身官宦家族里,那自己的格调还要的。那身段肯定不如赵敬伏的更低了。 巴结人? 赵敬可以肯定,他是专业的。 正统二十一年的冬,很快过去了。 迎来了正统二十二年的春。 北征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帝后一起亲征,留太子监国。 这等事情当然不是小事。 去年便有风声。当然,那风声也是在勋贵的圈子里流传着。 通天阁。 玉荣在与正统帝说说话。 “圣上,北征一事已经议定了。一切只粮草就位,大军就能开拔。”玉荣笑着把奏本递给了皇帝。 正统帝接过后,一一看了,点点头表示满意。 “老三,你监国是头一回。你当多用心,一应的奏本也差人送往禁前。朕与你母后会亲自批阅。”正统帝把目光又是挪到了嫡长子的身上。 太子司马贤听着父皇的话,恭敬的应了话。 对于北征一事? 司马贤一直有些反对。可父皇、母后做出了决断。勋贵的支持,一些宗亲的支持。 这让官僚们如何想? 至少,在清流里的风声,那不怎么美好的。 偏偏司马贤站的就是清流的方向。当然,这些清流里的风声,也是拍了太子司马贤的马屁。 这是政治的正确。 司马贤是储君,他是太子,就有大义的名份。 总之,清流里的一些人物一直是皇后揽权,替天子批阅奏本那是不满意的。可有皇帝的支持,皇后的权利一直没被官僚们治衡。 这些失意的人在发现了储君后。 这自然就有许多人自发的团结在了东宫的周围。围绕着东宫,有许多人那是起了从龙之心,攀附之意。 储君是帝后的嫡长子。 至于与东宫太子能争位的?那暂时没有。 或者说,四皇子、五皇子各有缺陷,他们还不够。这等情况下,太子的位置很稳。所以,清流官员也罢,一些落魄的勋贵也罢。 总之,在朝堂上找不到位置的,都想往东宫凑。 清流官员讲一个清誉,太子有大义的名份在,这自然是顺利成章。 倒是勋贵那儿。 打从帝后起了心,要扶持勋贵这一个小圈子后,勋贵跟东宫的关系就是隔核了许多。 奔前程自然奔着最好的去。 帝后给了方便,勋贵们看的明白。 东宫那边儿的支持力度,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