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节 (第3/3页)
你在这里过得好吧?”赵如熙问道。 “挺好的。”赵如玉笑道,“你不用担心我。” 虽说每日晨昏定省是少不了的,也要去婆婆面前立规矩。家里人口多,妯娌之间多多少少会有些矛盾。 但赵如玉是按着标准淑女培养出来的,自己都极讲规矩。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彭家规矩严,即便有些许不满,也闹不出什么大矛盾,大家也都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祖母身体好吧?爹娘还好吧?我听说泰哥儿去族学念书了。他在那里过得怎么样?书念得好吧?” 姐妹俩虽然不熟,但说起家常,也有话聊。 赵如玉早准备了点心茶水,两人说说话吃吃点心,坐了一盏茶功夫,赵如熙就告辞了。 “你师父已回去了,要不你再坐坐?”赵如玉留客道。 她早派丫鬟去正院那里打听着,知道康时霖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不了,我还要回去看书呢。”赵如熙笑道,“往后旬日我都会过来,有的是机会跟jiejie说话。” 赵如玉这才没再留她,亲自送了她到大门,看着她上了马车离去,这才回了自己院子。 康时霖从彭府出来就叫人给萧圪递了话。不过萧圪要送人情,第二日还是跟彭国安提了一嘴,让他好生辅导赵如熙。 彭国安爱惜赵如熙的才华,再加上康时霖的面子,他对赵如熙的学业本就十分上心。 可平素他要管理国子监,除了沐休日都没时间,想要再尽心一些也没法子——总不能天黑了还叫赵如熙往他这里跑吧? 可皇上的态度在这里,他要是不表示得更重视一些,就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他本打算等他辅导赵如熙一段时间后,看看她哪方面薄弱一些,再让国子监的先生提点她两句的。这一会儿他不得不把这一步提上前来,好好地跟几位大儒打了招呼,说是皇上吩咐的。 这些大儒在国子监可不像彭国安那么繁忙。他们就跟康时霖在北宁女子书院一样,有课就上,没课就在家里歇着,空闲时间比彭国安多多了。 赵如熙去彭家上课,是因为有个赵如玉在那里。她要是去别的夫子家里上课就不好了。 国子监前面那个做展览的院子,平时不用的时候都是锁着的。彭国安干脆叫人收拾出一间屋子来,让赵如熙每日去那里上课,他给大儒们排了个表,让他们在国子监下课了就到展示院去,给赵如熙做做辅导。 第499章 送礼 为免这些人反感,他都安排一个月辅导一次,一次一个时辰。此时到八月也只有两个月时间,因此每人只辅导两次就够了。 次数不多,这又是皇上的旨意。他觉得就算这些人不愿意,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些人倒是不敢多说,但私下里未免有意见。 有人发牢sao道:“多少人拿着重礼到我府上,请求我指点两句,我都懒得搭理呢。现在倒让我专门跑到一个地方去给人指点,还是个女娃子。她考科举干嘛?过两年还不得嫁人?仗着皇上欣赏她的画,如此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真是岂有此理!” “可不是?没那个能干就别参加科举;既要参加就老老实实地自己念书。临考前叫我们给她辅导算怎么一回事?” 有那老好人,就劝道:“唉,算了,就两次课,忍忍就过去了。” 赵如熙多通透的人啊,看事情搞成这样,她就知道有人会不乐意,甚至会讲闲话。她也很无奈。 她在乡试里也不追求高名次,能过就成。而且她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还可以,跟往届乡试的前几名的文章比也不差多少。只要正常发挥,过乡试是没问题的。完全没必要搞成这样。 如果皇上只叫彭国安一人给她辅导,倒没什么。彭国安是姻亲,跟康时霖也有交情,对她的画也极欣赏。她去上几次课,提高提高水平,倒是没问题的。 可现在劳师动众就没必要了。 只是皇上和彭国安都是好心,事已至此,她就没办法了。 想了想,她写信给了萧令衍,叫他打听一下那几个大儒的喜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