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页 (第2/2页)
进了这雍皇宫,乘着车辇一路行来,才深感中原底蕴厚重。 金银珠宝全是俗物, 路边角石上都雕琢着栩栩如生的碧玉纹路, 着实让人惊叹;周边草木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再看那百花丛生,碧湖荡漾, 一眼望不到头的御花园,几位荒漠中长大的六州使臣,恍若入了仙境。 这是何等美景? 这是何其稀有的繁花盛放? 这是怎样铺张浪费的充盈水源! 一年到头洗个澡都斤斤计较的六州百姓馋哭了! 待到他们见到那匠心独运的雨幕亭, 更是瞠目结舌。 这是元曜五年,沈君兆亲手设计、亲临督工,为今上建得乘凉圣地。 雨幕亭雕工如何精致以不足道也,奇得是那源源不断留下的水幕。 亭子不大,四角设计却极其精巧,它坐落在湖中心,也不知那水是怎么爬到了亭子上方,又如何能规规矩矩齐齐整整地顺势落下,而且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亭中牌匾上还有四个力透纸背的题字——万泽归雍。 大雍皇室主木,水生木、养木、润木。 万泽归雍,何等的大气磅礴! 彼时年少的沈君兆,亲手设计的这方小亭,藏了多少不可言的期许与情意。 然而落到今日,已满是讽刺。 这些典故梁铭有所耳闻,毕竟要策反沈君兆,不打听明白如何成事。 只是听归听,想归想,切实见到这雨幕亭,还是有被震撼。 大雍帝相不和。 当真不和吗。 雍理安排人带着梁铭等人游园,自然是故意的。 没谁比他更清楚六州有多土包子,不给他们长长见识,真当自己看几本书会两句之乎者也,就能来挑衅中原底蕴了。 先震一震,再晾一晾。 半天功夫,梁铭认清一个事实——留在雍皇宫也见不着小美人。 且不提这皇宫有多大,单单是元曜帝有多勤政就让他十分惊讶。 四更起,五更朝,上午还要听大臣们从前朝吵到御庭,待到下午还有山一样的折子。 就这还得挤出时间「上课」。 帝师钱公允早已挂名,但常驻的翰林学子委实不少,虽说不敢以帝师自居,却都是要和皇帝讨论学问的。 四书五经无数典故,信手拈来也就罢了,元曜帝还常常能把那些苦读圣贤书的士子给问个额头冒汗! 来之前,梁铭以为自己离他近了些,这不过短短半日便又觉得自己还是离他很远。 然而越是远,越是想触碰他。 高高在上的大雍皇帝,他势在必得! 晾了梁铭一上午,午膳还是要招待一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