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页  (第1/2页)
    苏晏额角抽了抽,他怎么觉得南望舒大师有些希望他们为了争谁第一个来吵一架。    这一定是自己的错觉,苏晏安慰了一下自己,看着南望舒大师平淡地点了点头。他做完这个动作才发觉,自己刚刚那副淡然的模样,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模仿了男神陆弦之。    南望舒大师有些惋惜地收回目光,朝着易云生点了点头。    “在下易云生,承让了!”易云生朝着苏晏微微颔首。    然后他有些激动地来到了流霞古琴面前,先试了试音,找了找感觉。    之后才示意南望舒大师他要开始了。    南望舒大师和苏晏都安静地呆在一旁聆听,文豪红包群内的大佬们也正关注这场比试。    只见易云生眼眸轻阖,头微微侧过,手下抚琴,一瞬间,一阵紧张、激烈的琴音蓦地响起。    苏晏杏眼圆睁。    好家伙,十面埋伏!    他怎么感觉这琴音是冲着他来的!    不得不说易云生的确弹奏得极其出色,技法华丽炫目,琴音壮丽辉煌,曲调风格雄伟奇特。    苏晏甚少听见这样激昂的音乐,仿佛看到了战争中激烈场面,战场里命悬一线的危机之时,随着这音乐的推进,他的心也不由得悬了起来。    易云生的琴音将气势和情绪都渲染得淋漓尽致,当这气势雄伟激昂的音乐结束,空气中仿佛还有兵马喧嚣之感。    苏晏想到了什么,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群里的大佬们也纷纷开始讨论:    苏轼: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苏轼:这易云生的选曲可是冲着咱们晏哥儿来的。    曹植:植也感受到了。    杜甫:有一说一,这人的琴技在晏哥儿之上。    李白:愿闻其详!    苏轼:他率先出场弹奏,奠定了基调。    苏轼:若是晏哥儿同样选了曲调激昂的音乐,很难跳出他给的激昂气氛。    曹植:若是晏哥儿选择了类似于《高山流水》的清雅音乐,则又会在他这一曲的衬托下显得平淡。    苏轼:没错!此子狡猾!    苏轼:除非咱们晏哥儿的琴技更为高超,不然不管如何选择都会被他压一头。    李白:有道理。    杜甫:然而偏偏咱们晏哥儿琴技稍逊。    李白:好在有《雁落平沙》琴谱!    朱熹:还好晏哥儿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朱熹:所以说机会是给予有准备之人的。[微笑]    朱熹:凡事都要提前规划好。    苏晏:点头如捣蒜.jpg    苏晏的内心想法也跟苏轼大佬不谋而同。    要不是从系统那里得到了目前不存在于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