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娇养太孙妃 第82节  (第1/2页)
    康熙如今心里舒坦些了。    各省亏空的事有雍亲王盯着,章程都是送上来了的,一板一眼按照规矩来办事,横竖有老成持重的雍亲王盯着,出不了什么乱子。    江南的亏空太大了,没法儿遮盖过去。    面上,康熙想法子给曹寅李煦把账目平了,私底下这账目还是叫老四去清的。    曹寅李煦暂不必动,弘晳那头没什么说法了。但这会儿是不能去南巡了,过了这个时候,还是可以去的,就是不能再有那么多的名目了。    事情总算圆缓过去,康熙就开始琢磨太子和皇太孙的事了。    太子病弱,是真的活不长久的。至今都没有好转。德州那边没有好消息,却也没有坏消息。    在康熙看来,这就是没有消息。这不是好事。    皇太孙太年轻了,和他竟也不是一条心。若将来即位,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乱子来。    康熙认定,弘晳若即位,怕是要将整个大清闹得天翻地覆。    那是万万不行的。祖宗打下的基业,岂不是就毁在他手里了?    康熙不想废太子。保成只是病弱,品性德行没有任何的问题。    可命短,就是致命的问题了。    当初立他为太子,到他渐渐长大,做一个聪慧完美的皇太子,康熙对他的期许是很深的。    可如今,太子怕是都完不成了。    就这样,又能为大清做什么事?太子又不能劳累,一累就要犯病的。    康熙想,不若另封王,叫太子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养着。    弘晳以前不是说过么。可以在大庄子,有温泉的地方养着,平平安安的过十几年也就罢了。    康熙在剩下的人里头瞧。    大阿哥八阿哥不考虑了。前头几个,就老四稳重点。    老十四看着还成,但还需要历练。这次亏空清查的事,老四立功了,康熙心里都是记着的。    但此刻还想不到这一节。    太子另封王养着,弘晳这个皇太孙自然也是要想个法子安置的。    他那个性子,总是要想个能收服他的法子,不然若另立太子,这孩子闹起来,什么都乱了。    康熙思虑,眼下郑各庄买回来了,那背后的主人还算识趣,康熙也懒得管是谁。    这普天之下,谁还能大的过他这个皇上呢?    便是哪个王爷皇子阿哥都无妨,反正他们也查不到买主是谁。    眼下得找个合适的人去督建这个庄子,要找个不那么显眼,人又伶俐,又不会敷衍了事,还知道察言观色的人才成。    这人不好找,但眼下还真是有一个。    前几日老九不是进宫了么。    这孩子先前跟着老八干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事,老八不乱折腾了,他倒是也还成,就是身上背着些不干不净的官司,倒是也没怎么被追究。    前几日进宫瞧着还成,又说身上没差事每日闲得慌。    他晋封宜妃为贵妃,也是有意想抬举她的两个儿子。    既这么着,康熙就说:“叫老九进宫来。”    修建郑各庄王府的事情,交给老九去办不错的。    这各省清查亏空的事闹的沸沸扬扬的,闹了好些时候,便是到了这会儿,那也是朝野上下最顶的大事。    这风口浪尖上,有一个人力挽狂澜,把事态给控制住了。    在外头不知奔波了多少个月份,总算是将各省的事都给厘清了。    宫里康熙流水般的赏赐送到雍亲王府。雍亲王已是亲王之尊,爵位上不可再进一步,那这地位却是大大的进步了。    德贵妃的长子,皇上的四阿哥,成了皇上心头现在最得意的人。    也是满京城里最风光的人。    谁不知道呢?这亏空之事,可是雍亲王一人总揽呀。    皇上万分信任,事情都交由雍亲王处置。    皇太孙?早就失势多时了。    外头煊赫赞扬,说什么的都有。    雍亲王府每日门庭若市,胤禛是谁也不见的。    他生性不喜这些,如今性子谨慎,差事干系重大,更是谨言慎行了。    外头越是这样,皇上越是这样,胤禛这心里就越是惶恐不安。    他若是不知道那些‘历史上’的事儿也就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