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40节 (第3/4页)
能拒绝,说明这些人内心坚定,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动,也就不用担心他们将来会为了利益出卖单位。 八、九十年代是个混乱的时代,监守自盗的事情可不少,保安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可却掌握着厂子里的很多信息。而且因为没有监控,信息化程度低,他们晚上想做点什么,短时间内其他人也很难发现,所以更要用品行好的人。 彭处长听完了余思雅的来意后,意外又不意外:“你们清河鸭真是一心为咱们解决难题。余总,实不相瞒,这部分同志就是拧啊,他们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还落下了残疾,咱们要补偿他们,他们却什么都不肯要,哎,我也头痛,你这可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彭处长说笑了,咱们本来就需要人,他们来也是实打实地为我们清河鸭工作,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可以说是双赢的事,谈不上帮忙,更说不上解决难题。还请彭处长你们通知这些同志的时候,跟他们讲清楚情况。”余思雅笑着说道。 彭处长干了二三十年的工作了,人情世故老练得很,一下子就明白了余思雅说这些的用意,感叹地说:“余总想得可真是周到。你放心,我会详细给他们说明情况的。” 她特意强调这一点,最主要还是为了照顾残疾退伍军人们的自尊。这些同志之所以拒绝政府安排的工作,除了不想给国家增加负担,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他们自尊极强,不愿承认自己是个废人,去单位当个闲人,混吃等死。 “那就好,麻烦彭处长了。”余思雅笑道。 彭处长摆手:“不麻烦,应该的。不过不知道清河鸭能招多少人?” 这个余思雅也没详细统计过,如果残疾退伍军人不是特别多,她倾向于全部都招了。因为随着他们集团的不断扩大,对保安的需求也会跟着增加,如果能一次性将人招齐了,也省得明年还为这个事cao心。至于多出来的人嘛,可以安排其他工作,比如腿脚残疾的,走路慢的可以安排手工上的工作,上肢残疾的,可以安排一些动手比较少的工作。这些都可以灵活安排,不会让他们闲着没事做的。 “彭处长,不知道我们省登记在册,能够联络上的残疾退伍军人有多少?” 这个彭处长一时半会儿也搞不清楚有多少人,他对余思雅说:“余总,你稍等一会儿,我让人查查。” “好。”余思雅笑着端起了茶杯。 彭处长吩咐助理去将资料找出来,然后进来陪余思雅喝茶聊天,谈了一些工作上的事和目前报纸上的一些消息,但他们的工作交集到底不多,关注的点也不大一样,余思雅只能去应和彭处长,少说话多听。 十几分钟后,助理将资料呈了上来。 彭处长翻开资料查了一下,说道:“余总,自70年以来咱们省共有28名因为受伤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同志拒绝了组织上的工作安排,回到了家乡,他们的联络地址都登记在这里。” 说着他拿起一本非常陈旧的文件夹打开:“这里是前面二三十年记载的回乡同志,可能不是很全面,有些因为时间太长,资料遗失了。目前登记在册的人数比较多,大概有三四百人。这批同志大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在老家安稳下来,估计有些孩子都结婚生子了,爷爷都当了,恐怕不是很合适。咱们就是写信给他们,估计他们也不会答应,我建议就看这前面一本的记录就行了。” 建国以来,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一场是抗美援朝,一场就是对印自卫战,还有今年初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其中抗美援朝是历时最久,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那一批老革命家,年轻的估计现在也已经四五十岁了,生活安定,确实不大合适。还是年轻一辈的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对工作的需求最迫切。 余思雅翻了翻资料,这批同志年纪大的目前不到四十岁,年轻的就二十岁出头,人生还很长,需要养家糊口,是生活压力最大的年纪。 她抬头微笑着说:“就按彭处长说的办吧,麻烦民政厅给这些同志写信通知他们到清河鸭来报道,时间就定在9月15、16号这两天吧,路费我们单位报销。至于报道的地址嘛,先统一到服装厂,提前到的同志会安排好他们的食宿。等人都到齐了我再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安排工作,因为有一部分人要去辰山县红云公社工作。” “好,感谢余总对咱们退伍军人的扶持。”彭处长起身跟余思雅握手,语气诚恳。 余思雅轻轻跟他握了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