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风流相公_第二百六十一章一诗定乾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一章一诗定乾坤 (第1/2页)

    “好!好啊!好啊!“

    蒙拓将那写有诗作的纸张捧在手中。

    他看着赵元,眼睛发亮,像是看到珍宝一样。

    这样的诗作,情感真挚流露。

    既有对战争的厌恶,也有对不得不发动战争的无可奈何地控诉。

    让皇帝看了,必定会深感边塞将士们的不容易。

    议和将会被提上日程!

    “下官建议,给匈奴单于也送一份这诗作去。

    两国议和成否,这是两国君主的意志可以决定的!”

    “妙极!妙极!”蒙拓激动地说:“眼下,正是我大秦春耕的时候,如果真的从北方四郡之中。

    可再度抽调三十万精壮北上和匈奴人决死一战。

    那对于我北方四郡的春耕,也是一个大问题!”

    他直接向着赵元拱手一拜:“赵大人,你的一首诗作,能让两国罢兵言和!

    你的一首诗作,真的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了。

    请受我一拜!”

    “请受我们一拜!”

    所有的将军们大声喝道,齐齐向着赵元拱手一拜。

    赵元本想避开的,但是却被一边上的侍卫按住了……

    蒙拓大笑道:“你都受不得的话,哪还有谁能受得了?”

    赵元尴尬地笑笑:“只要将军不动了聘请我做军师的念头。

    那一切都好说,一切都好说!”

    蒙拓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好啊!看样子,我心中在想什么,你可都已经知道了。

    也罢!

    也罢!

    你这样的人才,空将你困守在边疆,当真不人道!

    天地广阔,我蒙拓也不敢困你在此。”

    他看了一眼那诗作,目中喜爱之色难以控制:

    “这份人情,我们边军收下了!”

    赵元举杯,他从心里也不想打仗,能在封山县混吃等死,快乐幸福似神仙,有什么不好。

    非要上前线来打仗。

    只有他逼不得已的时候,他才会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是每个男儿的梦想。”

    然而实际上,每个男儿的梦想应该是睁开眼:

    啊!

    一片雪白温香。

    闭上眼!

    啊!

    手感触摸到的,也是一片雪白温香。

    多余的,梦想只是吹牛皮。

    梦想?

    我赵元是那种需要靠梦想活着的人吗?

    “却不知,北地郡的兵马,什么时候才可以抵达阴山一代呢?”

    赵元忍不住问道。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军事机密,但是对赵元来说,那就不是了。

    “大概该有半个月的时间。”蒙拓说道:“大军行进的速度,和个人行走的速度完全不一样。

    大军行进,需要考虑后勤补给,民夫的问题。

    而且,一天能新军百里的,最多也只能行军六十里,就要休息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军新军过程中,需要扎营休息,那就要修建营地,搭建帐篷。

    军队当然不可能在路天底下休息,如果运气好的话,路过城池县衙。

    还是可以在城池中过夜的,这样大家都觉得安逸。

    运气不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就只有自己动手扎营。

    这样就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同样,大军还有随行的民夫,作为辅助军卒作战之需。

    帮助大军运送量草,修筑道路、砍伐树木,埋锅造饭等等。

    这样算下来,那样行军的速度就更慢了。

    如果不是在帝国本土作战的话,还需要考虑到军卒体能消耗,会不会和贼军发生遭遇战。

    而各种战斗之中,除了埋伏战以外,遭遇战可以说是极度充满风险的。

    打战不同于别的,他并非是说要把敌人所有的人都杀光了,才是胜利。

    战损超过一定额度,全军就会崩溃。

    所以,打战最凶狠的时候,就是杀掉对方的最前排的精锐。

    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推一切敌人。

    那样的话,敌人的中军甚至于后军,就会直接溃散。

    接下来的,便是直接冲杀,收割人头。

    而这个,就是非常残酷得了。

    到了那个时候,武功再高,浑身上下是铁做的人,也要被大军的兵锋吞没。

    这就是军队的恐怖之处,

    蚂蚁食象,完全是可能的。

    “也罢!”赵元微微颔首:“却不知,将军是怎么看待匈奴公主出使,意图讲和这件事情的?”

    正常情况下,以他的身份,当然是没有资格参与这样的讨论的。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你有名声在外,而且现场展示,让军中的人都得到了恩情。

    自然就可以参与讨论了。

    “真真假假,很不好说。”蒙拓沉思道:“而且,匈奴人确实是有大军调动。

    在你没有来之前,我们就已经在阴山西段的狼山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