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2页 (第2/2页)
,控诉南家伤天害理,cao纵泉州诸行业价格,逼小商人走投无路倾家荡产。墨渖淋漓的暗红行草,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无数份拓印的帖纸随之遍传江宁。 物议汹汹,连深宫中醉生梦死的正康帝都听见消息,还心血来潮骂了南贵妃一通。 此事手法和郑康元年乐则柔对乐家下手时动作一模一样。 李怀州死前最后见过乐则柔一面,当日店里那么多人都看见了,前些天南贵妃手下宫女不安分的事也不算秘密。 前因后果梳理清楚,不管幕后究竟是谁cao纵,众人心中只认定了乐则柔。 而乐则柔怀疑是南家自导自演找借口和乐家较量,李怀州死后他妻子不知所踪,远嫁到山西的meimei据说收到了一大笔银子,骤然富贵起来。 当然,她更倾向于另一种可能——故人来访。 这种猜测在她收到一封既无落款也无标记的拜帖时得到验证。 门房甚至不知道这帖子是怎么收的。 乐则柔倒是清楚来者身份,食中二指弹弹墨色封帖,第二日前往富春楼赴约。 “王爷,久违了。” 逸王摇扇一笑,请她落座。 乐则柔坐在他对面,大大方方地打量他—— 上回见到逸王还是六年前,那时候她二十二,以为他三十岁,六年后她近而立之年了,逸王还是三十岁样子,白扇素衫,乌发竹簪,眼角两道细细的纹,跟服用了不老仙丹一样。 逸王大驾驾临江南,什么都说得通了。 乐则柔说:“王爷利用李怀州挑起乐家和南家之间的矛盾,黄鹤楼上看翻船,鹬蚌相争,总有您渔翁得利的那天。倒是我们身在此山中跌跌撞撞,白惹您笑话。” 南家和乐家结仇,最大的赢家是逸王,李怀州的事大概只是个引子,想必后面还有动作。 逸王很熟悉乐则柔的路子,闻言在手心合上折扇,笑道:“数年不见,七姑风采依旧,疑心病也依旧。” “那个小商人不是本王安排的,是他走投无路,唯愿以死揭露江南丑恶。他找我不过是怕自己死的无声无息毫无意义而已。” “当初冯先生走的时候给你留了封信,说商人贪欲无极,纵容商人登堂入室治理朝政后患无穷。现在看来,果真有几分道理。” 无论逸王有没有插手此事,李怀州是被南家逼到家破人亡的,板上钉钉无可辩驳,江南大商人和世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也不会最后一次。 真金白银最纯粹也最不干净。 “王爷此言差矣,”乐则柔洒然一笑,她并不信逸王所言,李怀州刚从福建到江宁,那么凑巧就撞见逸王?不过事情已经过去,追究没意义,只说眼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