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_第22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页 (第2/2页)

的文人,立志文必秦汉,诗比盛唐,但远远不够。”

    他的目光落在皇上的身上,安安静静:“皇上,大明的第二次文化复古要来。”

    皇上吸吸小鼻子:“是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达芬奇画鸡蛋一样吗?”

    “是。”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是中下层文人。江南四大才子,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也都是中小阶层,还是民间在野派。”

    “皇上说得对。”徐景珩目光温柔鼓励,皇上骄傲地表示,自己气还没消,还在生气。

    徐景珩脸上的笑容更大,看看滴漏,起身,牵着皇上的手出来书房。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名声起来后,变成保守派。如今的江南四大才子不同,他们狂放不羁,更因为江南经济发展,新兴市民的阶层勃兴,在极力摆脱传统理学束缚,冒出朦胧的个性……”

    “江南,和北方很不一样?”

    “很不一样。”

    “祝枝山病了,唐伯虎老师也老了,江南还会有人出来吗?”

    “有。翰林院的文伯仁、郑晓,苏州府新科案首归有光、唐顺之、吴承恩……都好。”

    “还有文嘉他们。”

    “对。还有敢于去丈量西域的文嘉他们。估计,都在回来的路上。”

    “还有昆曲乐工魏良辅,改出来的昆曲好听。”

    “好听。皇上要不要学?”

    “……学!”

    皇上如今头上虱子多了不愁,反正他说不学,徐景珩也会要他学,皇上委屈,又想哭。

    徐景珩宠爱地笑:“臣昨天听说,江南出来一种‘苏钢’冶炼法,不用坩埚,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且那新式鼓风器也有大改进,活塞推拉的木风箱,风压和风量都更大……”

    徐景珩的声音慢悠悠的,一口吴侬软语特好听,皇上小胖脸板着,小耳朵一动一动。

    “……下午臣带皇上去军器局、兵仗局转转。”

    皇上:“!!!”

    “好好吃饭。”皇上一转头,提条件。徐景珩的笑容轻轻的:“好,今天中午吃……半碗饭。”

    皇上欢喜,克制自己不露出欢喜的模样——半碗啊,等徐景珩吃一碗饭,再高兴。

    徐景珩因为皇上的模样,也欢喜地笑。

    皇上因为徐景珩,对江南心生一丝丝向往。下午的时候,皇上根据徐景珩的建议,给桂萼和张璁回信,给杨廷和、严嵩回信,还真的和徐景珩去工部下属的军器局,内府监局主管的兵仗局转转。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