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78) (第3/3页)
就连带水的花瓣都清晰可见。 这是一个望远镜。 木白兴致勃勃得拿着它看了又看,随即放到一边,拿起了他最期待的东西--一副眼镜。 他曾经在论坛上看过的那个妖写的老花眼故事,实在太!惨!了! 这个妖当年因为在被窝里看画本结果看出了近视眼,之后悲伤的故事就发生了。 什么走路撞到柱子,什么被人骗着差点在卖身契上签字,什么连针孔都穿不进去只能每次去找隔壁的书生结果被敲诈什么的,简直太惨了! 木白虽然一直都特别留心保护视力,但人的视力到了年龄后自然就会下降,老花眼那是不可避免的,防患于未然的木小白现在就开始准备了。 他拿起镜框戴到鼻梁上,正想定睛看去,眼前顿时一花,他竭力坚持了下,没忍住,脚下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镜框耷拉在鼻梁上,眼前转起了圈圈。 好,好晕! 一直默不作声旁观的朱标露出了一抹笑来,他伸手摘下儿子鼻梁上的眼镜戴上:要用这个,你还太早了。 朱标本就一身的斯文俊雅,戴上金丝框眼镜后柔化了眼中的锋锐之色显得十足十的温柔,如果忽略他刚刚还在嘲笑儿子的话。 木白缓了缓晕眩的世界艰难坐起,看了眼他爹,沉默片刻后竖起了大拇指:爹,你这样好看,建议永久配装。 然而朱太子没能永久装备,因为他的眼镜被洪武帝抢走了。 洪武帝抢走了还不说,又丢过来了一堆奏书,全是弹劾木小白的。 有皇孙不顾自身安危跑到云南的(顺便弹劾了太子)、有皇孙参加科考与民争利的(太子没有监管住,也必须弹劾),也有在凤阳大行工事污染环境的,当然,更多的是太子居然去造玻璃一事。 一国太子居然主持工事,弹劾,必须弹劾,挖山取石影响风水,还是自家祖父母家的风水,更要弹劾。 总体来说,弹劾太子的文书是最多的,就连太子没有立妃也要弹劾一下,木白同情得看了眼老爹,再看看自己面前的一堆,表情格外微妙。 英儿,你不妨说说,这些弹劾要怎么办?朱元璋鼻梁上架着从儿子这儿抢来的眼镜,因为视野清晰不少心情大好。 这种好心情让他在看到孙子一脸【你怎么可以让小孩子解决问题】也依然不减,还给了个鼓励的眼神。 木白眼珠一转,道:皇祖父,英儿听说石英砂不光只有凤阳有,外地乃至于外国都有。小孩眼睛亮晶晶的,写满了蠢蠢欲动:既然他们对挖凤阳的山有意见,那让他们挖外国的山如何? 买原材料加工后再贩卖什么的,最赚钱啦! 作者有话要说:木白:如何转移矛盾?甩锅就好! 木白:我只是一个小宝宝,我什么都不懂哒 第89章 如果要问外贸有多赚钱,每个朝代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所有的朝代中一定有那么一个朝代和其他朝代是完全不同的。 那就是大明。 大明给予的答案只有两个字血亏。 洪武帝一脸深沉地将自己的惨痛经验传授给了大孙子,中心思想大概就是:如果不是老子要面子,实在没办法拒绝,否则早就切断这些人的朝贡了。 对外贸易事实上是木白的盲区,但木白再怎么不通经济也知道对外贸易这东西有多赚钱,宋朝就是靠着发达的远洋商业支撑起了自己庞大的军费开支,将灭国时间往后推了近两百年。 好好的赚钱生意到了一百年后的大明手上怎么就变成亏本买卖了?是他们大明的商品因为元朝的干扰质量下降卖不出去?还是在外头有了竞争对手? 木白摸摸下巴,表示自己要先去调查一番,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既然他有这想法,朱元璋自不会阻止,于是,户部和鸿胪寺对小皇孙大开绿灯,任由行走于外庭。 等走完一圈后,木白都有些怀疑人生了。 大明,怎么可以,这么浪费资源?!! 中国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在这个亚洲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大明靠着漫长的海岸线、沟通海陆的环境以及丰沛的出产,成为了亚洲的中心各个方面都能说是中心的那种。 而自宋时开启海上丝绸之路之后,宋国就成为了所有海外商人的梦想之地。 宋朝时期商贸高度发达,大宋的官员规定每艘船在靠岸后都必须缴纳十分之一的货物作为赋税,再加上官方专营制度,可以说大宋朝廷在海贸上赚得盆满钵满。 正因为其巨大的盈利,宋人对于海商态度极其友好,非但会时不时派遣船只在海上巡游搭救遇难的商船,还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外国商人利益的制度。 譬如如果出现商船遭遇海难,而船主又不幸离世的情况,大宋官方非但会派人保护船只、安置人员以及船上货物,还会在船主的家人前来认领时候出面帮忙完成交接,这就让商船很有安全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