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青云台 第55节  (第3/3页)
绕过一条暗巷,他左右一看,见是无人,提袍上了一辆无人驱使的马车。    马车里坐着一个方连短眉的武卫,正是何鸿云身边扈从,单连。    单连一见刘典隶,立刻问:“怎么样?”    “那曲五爷厌恶章庭厌恶得厉害,小的一提章庭,他立刻就答应帮忙验指印了。只是指印眼下还没送到,单护卫恐怕要再等等。”    刘典隶说到这里,不由地问:“单护卫,小何大人为何这么急着要验这指印,有这指印的嫌犯……是牵扯了什么了不得的案子么?    第64章    单连没吭声。    刘典隶见他这副模样,知道此事不小,在马车里稍坐了一会儿,很快出去了。    单连沉在车室的暗色里,眉头渐渐皱起来。    说起来这事十分奇怪,此前何鸿云不是让他查运银子的暗镖么?    暗镖的“暗”,是暗度陈仓的意思,银子从陵川运到京城,表面上还是有个由头的,当年何鸿云运银子,打的就是买药材的名义。    是林叩春从陵川一家大药铺子采买了药材,雇镖局运到京城。    那么照道理,这趟镖明面上的发镖人就该是这大药铺子的掌柜不是?    何鸿云手上有张单据,正是当年这趟镖的凭证,上头还有发镖人的指印。    何鸿云当年没在意这张单据,留下它,只是因为他谨慎惯了,为防事出有异,以备不患。    眼下单连重查这趟暗镖,一一比对指印,才发现这指印竟不属于大药铺子的任何一个人!彼时他还不着急,毕竟这趟镖,真正的发镖人是魏升不是?    可是魏升本人,包括他当年所有的手下与家眷,也没有这样的指印。    后来单连是在哪儿找到这指印的呢?    在当年洗襟台案发后,一本审问名录上,洗襟台坍塌,朝廷审问过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这本名录上翻到后面,名字与手印对不上号。    换言之,当年暗镖的真正发镖人,是一个与魏升、大药铺子皆无关,却在洗襟台坍塌后,被朝廷审问过的人。    眼下朝廷重启洗襟台案,将当年有疑的人、有疑的地方重新审查,单连于是起了意,决定先从即将被押解上京几个犯人查起,如果找不到,再去地方州府。    毕竟这个发镖人若活着,那么他手里极可能握着何鸿云最大的罪证。    -    单连在马车里等了一会儿,忽然听到外头急匆匆的脚步声。    刘典隶一下掀了车帘,还没坐进车室中,气喘吁吁地就到:“知道了,知道了!”    真有这么一个人?    “谁?”单连紧盯着他,问。    “叫崔、崔什么来着?”刘典隶一拍脑门,“哎,我这一着急,把名字给忘了!”    “……崔弘义?”    “对对对,就是他!崔弘义!”    “你确定?”    “确定!”刘典隶点头道,“曲五爷派他身边的史巡卫跟我一起查的,那巡卫做事细致,我俩一起比对了好几遍呢!”    单连的脑子空白了一瞬。    崔弘义?怎么会是他?他与替换木料的案子没有任何瓜葛,魏升怎么会让他发镖?    单连的心中又困惑又惶然,他只知道,崔弘义一旦上京,那么不光是何鸿云,连他也要死无葬身之地。    刘典隶见单连脸色苍白,小心翼翼地问:“单护卫,您怎么了?”    单连一摇头,说:“你下去吧,我今日还有要事,就不送你了。”    -    何鸿云今夜在会云庐摆席。    他惯来长袖善舞,此前事出有因,没去成翰林诗会,得知张二公子已回京几日了,便在会云庐设宴,邀了张远岫与数名文士。    单连驾车疾行,到了会云庐,已是暮色四合,他匆匆上了二楼雅间,也顾不得合适不合适,推门而入,拜道:“四公子,老爷有要紧事交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