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页  (第2/2页)
。”    隋然无言以对。    她隐约感觉到淮安某些方面好像挺容易引起他人共鸣的,以前海澄就经常背后吐槽,而她自己在回复一封封列举无数当时认为根本没必要纠结的琐碎问题的邮件时,也偷偷抹过眼泪,想这位对接人怎么这么麻烦啊。    但是……    桑女士靠近过来,说悄悄话的似的低声问:“隋经理也这么觉得,对吧?”    “没有。”隋然果断否认,随后慢慢地、以无比肯定的口气说,“我跟淮总学到了很多东西,各个方面,各种意义上。她非常优秀。我一直觉得能和淮总合作很幸运。”    “哦……”桑女士挑了挑眉,兴味颇深。    隋然抿抿唇,视线在招商办公室和电梯厅方向逡巡。所幸,招商及时出现在电梯厅,她做了指引方向的手势,客气地说:“桑女士,我们上去吧。”    有淮安的这层关系在,隋然不再把桑女士当成初次接触的客户,得空时,她问:“您刚才说跟创业团队对接,是已经投资的,还是准备投资的?”    “两者都有。”桑女士说,“不过海城我们刚刚开展业务,前期重点放在寻找合适的项目上。”    隋然捕捉到她释放的信号。    她——或者说遇安——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    “科技谷大部分有潜力的创业团队集中在孵化器和各个创业工场。有政策资源倾斜的孵化器一直是创业者的首选,初创阶段房租成本太高对创业者的影响很大,可能后期面临资金断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新技术的创业者会选择科技谷的原因,这里的孵化器特别多,有很多比如房租减免补贴的利好。”    “但是科技谷的孵化器多半是科技谷集团创办,”桑女士接话道,“很多项目也由集团领投——你知道的嘛,集团属于官方,民间投资者很难拿到优势股权,而且后续也没有话语权。所以我更想寻找那些没有被集团……‘招安’的。”    桑女士手动给招安打上引号。    “那您可以考虑咨询创业园区和物业的招商,他们有入驻企业的第一手资料,比如有哪些是准备在内部注册落户的新公司,哪些是已经有投资方依托的。”    桑女士嘉许地点点头,“有道理,我都没想过从这个角度切入。我在这边也工作过,还不知道物业办公室门朝哪边开。哈哈。”    隋然好奇地问:“您是说您之前也在科技谷工作?”    “对啊。”桑女士说,“我跟淮安在NIP就是同事。”    隋然咂摸出了点班门弄斧的意味,摸摸鼻子。    桑女士谦虚而给面子地说:“虽然在这儿呆过几年,但这方面的资讯不如隋经理,你再多讲讲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