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全家带着别墅穿越了 第29节 (第3/3页)
侧的陈秀才忽而幽幽开口:“大人,这般仙粮若是能奏请圣上自是好的,就是不晓得届时,这好处还能落到咱们桃源郡老百姓头上了不?” 县令闻言,如梦初醒! 这可是能亩产数十石的仙种啊,哪怕功劳未被旁人顶了,侥幸使得帝王龙颜大悦,可若是推广起来,定是把这些仙种带去土地肥沃之地先行推广,到时哪里还有他们郡的份儿? 他这县令虽无所谓老百姓的死活,可若是能做出些政绩为何不要?反正听说仙粮成熟得快,只用得着三四个月! 县令琢磨着让县里先推广起来试试水,县里的老百姓不晓得仙境说不准会抗拒,可那些流民就不一样了,他们身无分文,就坐在那里等着朝廷接济,上头给什么他们都得接着,给什么种子也会去种。 县令一拍大腿道:“不若这般,我县收购桃花村村民多余的良种,给那些流民播种种植,免得他们暴.乱生事。” 成了。 书生刘义清了清嗓子,又开口道:“大人,我等有同窗受郡守大人赏识,他写来信说,进入我桃源郡中流民愈来愈多了?可有此事?” 那人也是陈秀才的寒门好友,当初给这几位友人写出招贤令,也就那位同窗因盼着郡守赏识,便未来桃花村。 县令闻言叹了一口气道:“近日来的流民就有快两千人了,我看这人数还要涨,再这么下去过万都不是难事。” 他们县还是好的,也就进来几千人,若是京城之地,能有十几二十万的流民赶赴! 要知天启朝总人口也不到两千万,每个州县的人口并不多,若是天子脚下的大县能有几十万人口,可桃源郡偏远,桃源县更是个小县,总共人口也不过两万多点!这些流民数量实在颇大。 赵志民皱眉道:“这人数是否太多了点?” 县令颔首:“是啊,这人的确太多了点,朝廷的意思就是流民人数若是过多,便直接修城池,设郡立县让这些流民安置下来,别四处乱跑。我已安排人预备于流民村前修筑城池。” 赵曦眼睛一亮,此时不推广水泥更待何时? 陈秀才看着赵曦与桃源县令相谈甚欢,那县令对水泥极为感兴趣,眼神幽幽。 啧,仙人这是要广积粮,筑高墙的节奏啊。 只是颇为可惜的是,哪怕建了新城,这新城的管理权不是县令的,也是郡守指派些官员吧? 不过,不着急,慢慢来,大事岂是一朝一夕可成的? - 桃源县令与赵家相谈甚欢,第二日便以朝廷的名义,向桃花村村民用银钱收购多余的良种。 村长张大进也给村民们做过思想工作了,仙粮那般多,哪怕是存在地窖里,吃不完时日久了也是要坏的,与其让粮食坏了,不若换成银钱? 村民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竟和官府做上了生意!各家村民给自个儿余了一年的粮食和种子,多余的便出售给官府,手里捏了好大一笔银钱!可谓是这辈子都未见过这般多。 唯一让桃花村村民感到不满的便是,要给流民们修筑城池设郡立县无所谓,可为何要把他们村一起划进新城?就因他们离得比较近?谁想和那些流民住一个城?谁晓得那些流民以后会不会暴.动拖累他们? 可胳膊拗不过大腿,人家官府是这般安排的,他们这些屁民再不满有何用?只能老老实实接受。 官老爷派人修筑起了新城池,听闻城墙都还是用仙人提供的水泥砌的墙呢,好使得很。 以家庭为单位,一些流民被派去开荒屯田,听说以后种的是和桃花村一样的仙种。县令从赵曦那学了以工代赈的法子,另一拨人拿官府的工钱修筑新城,让他们没有闲下来的功夫。 县令对此颇为满意,他得外头的消息说,外面不少郡县因没处理好大量流民的事,已生了十来起流民造反的事儿,当官的统统被上头斥责,而他做的这般好,指不定以后还能去京城里做官! 县令正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从外面狂奔而进一个官差,那官差气喘吁吁,面色有些发白,急切地道:“县令大老爷们,不好啦出大事了!” “流民村……流民村有数人发热发烫,腹痛腹泻!像,像是瘟疫之兆啊!” 瘟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