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群穿生活 第229节 (第2/3页)
笑不得上前唤人,甚至亲自做了尝试,才把新老主顾都忽悠进店铺里。 然后,就出现了神奇的一幕。 甭管是卖书还是卖吃食什么的店铺,所有的顾客们都有志一同的选择了低头。 低头看地,就是不看周围的东西。 见状,掌柜心里都有些没谱了,一面热情的招呼顾客,一面招来了机灵的小伙计赶紧去赵府回禀最新的消息。 要知道,他们这是开铺子做买卖的,需要的不光是人流量,还要将人流量转成销售量呢!如今这般,所有的顾客们都忙着瞧稀罕,却完全没有购买东西的意图…… 这咋整啊? 消息传到赵府,大管家很是无奈的让他媳妇儿将这些消息带去后宅,亲口告诉大姑奶奶。 也就是赵桂枝。 没办法啊,赵闰土是那个做决策的人,当然先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在亲自做,但什么都已经预料到了,接下来当然是应该放手给底下人,怎么可能什么都交给他过问呢?那不得累死他? 至于他本人,如今该是在省城的。 明面上是为了寻找他亲爱的二叔,实际上……呵呵。 于是,赵桂枝就成了那个代为管事的人。 听完了大管家婆娘的话,赵桂枝满脸的不在乎:“他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一次将招牌特地打响吗?如今,人人都来瞧稀罕,他的目的不就达到了?” 大管家婆娘道:“人是有了,可没人买东西呢。” “等热闹瞧够了,自然会有人买的。”赵桂枝浑不在意的摆摆手,“要是再有掌柜的过来讨主意,你就让他们准备好茶水点心,如果本身就时卖吃食的,让他们准备小份的试吃品。对了,移动餐车可以去支援一下嘛!” 国人都爱凑热闹。 一旦有热闹可看,必是人群聚集之处。 那么,再接下来难道不是小摊小贩出没了吗? 前排兜售瓜子饲料……哦不,是瓜子饮料,大家吃着喝着聊着,这热闹哟,看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身心舒畅。 赵桂枝有着丰富的凑热闹经验。 果然,按照她的话去做之后,吃食销量暴增。就有那机灵的,还特地安排了人推着热茶热汤,去书铺门口兜售热饮。 要知道,此时已经是腊月里了,就算他们这边比不得京城那般寒冷,但腊月嘛,肯定还是冷飕飕的。 那些能进入店里看热闹的还算凑合,但有些排队等候在外头的,不得冻得慌?一看门口就有卖热饮的,有钱的买贵的,没钱的也会掏出三文钱买一杯热茶,一天下来能卖出好几大桶热饮。 见状,自然有人看着眼红,这水泥地暂时是学不来的,但卖热饮啊,那有啥技术难度呢?热茶那就是煮一锅热水往里面丢茶叶的,好坏就看茶叶本身,热汤倒是分为红枣冰糖啥啥的,这个也没啥难度,只要是做这一行的人买一杯回去仔细品一品,大概就知道成分了。 但问题是,人家赵家铺面门口凭啥让你摆摊呢? 有人说出钱买一个位置,但不好意思,这会儿摆摊的就是赵家自个儿的买卖,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又隔了半天,周生生听到消息后特地跑了一趟,很快就回来吩咐人连夜做了一堆的小三角隔离物,次日所有的铺面就真成了旅游景区那种形式了。 入口和出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从入口进去后,只能向前走,一路弯弯绕绕的,几乎就是要将整个店铺绕一圈,然后从出口离开。 这是旅游景区里的店铺常用的方式,要不然人群都堵在店铺里,一方面人挤人容易出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流动性。 像如今这般,哪怕你一次没逛够,大不了再从入口重新走一遍。而排队等候的人,因为前头的速度快了,心里也有了盼头,动力就更足够了。 没两日,周生生又让人采买了一批藤编的小篮子,类似于手提式的购物篮,在入口处可以领取,一路上选购东西后,直接去出口付钱就可以了。一下子,半自助形式的购物就出现了。 当然,这么做之后,货柜也要重新规划了,不过别的不好说,但书铺就很适合这种形式,毕竟本来就是书架隔开的。再一个,这年头的读书人多半还是心里有包袱的,不会搞别的小动作。况且,在前后都是人的情况下,除非找好几个人互相打掩护,要不然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