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超时空神探 第63节  (第2/3页)
《金城晚报》从梯子上爬下来,就近找了一张桌子,把它们平摊在了上面。    “呼……”    叶怀睿竟然感到了有些紧张。    他出了一口气,稍稍缓了缓情绪,然后很轻地翻开了那叠虽经精心保存,仍难免变色变脆的旧报纸。    很快的,他就在8月16日的报纸里找到了那则署名“丛紫荷”的寻人启事留言。    那留言字数不多,字体是当年流行的繁体宋二,挤在满满一开版的各种启事、声明和声明中间,只占了边框处小小的一片,实在是毫不显眼,很容易让人一晃神就忽略过去。    整篇寻人启事如下:    【尋人啟事    王佐新,男,七十歲,癡呆,    不能解人言,膚黑,消瘦。    穿白背心,黑褲子,平底    布鞋。於八月十二號在    倫敦道與泰利街交界    走失。請知情者儘快與    叢紫荷聯繫。必有重酬。    聯繫電話:235538    傳呼:1251044048】    “很好。”    顺利找到启事,叶怀睿舒了一口气,轻声低语:    “接下来,就该’鸽子‘出场了。”    他口中的所谓“鸽子”,是昨天晚上才从殷嘉茗那儿听来的一个故事。    而这个故事当然又是殷嘉茗从他二哥何志聪那儿得知的。    事情还要从一年前两兄弟的一次闲聊说起。    那时何志聪刚刚从东欧出差回来,跟来蹭饭的弟弟说了说自己这趟考察的收获,其中一样,就是几封很具有研究价值的二战时期的“鸽子电报”。    所谓“鸽子电报”,是同盟军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密码形式。    它由两封密件组成,分别以“pigeon 1”和“pigeon 2”代称。    它们会被堂而皇之地展露在大众面前。    这两只“鸽子”,或许是一段电台的抒情广播,一首电影插曲,一页口红广告,又或许是小报上没有什么营养的明星绯闻。    不管是“pigeon 1”和是“pigeon 2”,单独看时,都无法从中读出任何秘密信息,但若是把两只“鸽子”放到一起,便能从“pigeon 2”中得到解读“pigeon 1”的密码,得到隐藏在文字中的情报。    当时殷嘉茗听得有趣,好奇地询问何志聪,这“第二只鸽子”怎么能让人看懂“第一只鸽子”上的秘密信息。    见识广博的何教授便随手掏出纸笔,以桌上的课本为例,给弟弟示范了最简单的一种“鸽子电报”。    后来,何志聪还告诉殷嘉茗,“pigeon 1”和“pigeon 2”其实可以合并在同一只“pigeon”里,只是密码和解码放在一起的话,会大大增加被敌方解读的危险性而已。    既然何教授只跟殷嘉茗提到“《金城晚报》16号的寻人启事”这唯一的线索,那么想来,他一定把两只“鸽子”都一股脑儿塞进了这篇简文里了。    “好了,让我来试试吧。”    叶怀睿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了纸笔。    当初何志聪给殷嘉茗举的例子,“pigeon 1”是一篇随处可见的小短文,而“pigeon 2”则是标注了行数和列数的那种传统的密码指示码。    当你要解读“pigeon 1”上面的讯息时,只要根据“pigeon 2”给出的行列坐标,挑出某一行的某一个单词,再将他们逐一连起来,就能变成一篇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