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49)  (第3/3页)
道:恰巧,臣这两月来在瞿州的所见所闻,与林大人这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不知圣上是否愿意抽出些时间来,听臣说一说?    秦厚德见他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心下也定了定。    他嗯了一声,打量下方神色各异的百官:谢昭,你有什么就直说。    直说?那他可就不客气了。    谢昭也不故弄玄虚,直接说道:瞿州一向矿业发达、富饶充裕,哪知道臣两月前到了瞿州才发现,臣所见的瞿州与传闻中的瞿州天差地别官员潦倒,百姓不安,这一切全都是因为五千山贼居于侧。他们勒索知府、威胁村民,实在嚣张猖狂至极。    五千山贼?    这数目虽然不至于让秦厚德慌乱,却也足够让他不悦:不管如何,这也算是件大事,为什么他没有听瞿州知府上报此事?    他皱眉问谢昭:山贼一事现在处理好了吗?    谢昭回:全赖了瞿州知府邱大人的福,如今那五千山贼已经被缉拿在案、绳之以法。    事情解决了就好。    秦厚德眉间的皱褶平缓下去,他问谢昭:那五千山贼到底从何而来?    这也是百官所好奇的问题。    五千这个数字对上一国的军队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可是若这数字指的是山贼的数量,那也称得上让人头疼。    毕竟哪里会突然冒出这么多人一起去当山贼的?    贾永韶的心脏砰砰跳动,一下比一下快。    额角似乎出了冷汗,可他却无暇顾及,只死死地盯着谢昭的背影,心中喃喃:别说出来别说出来!谢昭,别说出来    但是谢昭听不见贾永韶的心里话。    他转过身来,定定地看着贾永韶,唇角扬起,声音虽然轻,却不啻惊雷,将寂静的朝堂炸了个沸腾。    谢昭道:贾大人,说起来,这些人为什么要去当山贼,似乎与您关系匪浅。    与贾大人有关?    官员们再也忍不住小声交谈起来,偷偷拿奇怪的眼神去看贾永韶,窸窸窣窣地说着什么。    贾永韶咬紧牙关,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将目光投向一旁的成王,可看到的只是男人冷峻的侧脸和抿紧的嘴唇。    贾永韶顿时心一凉。    谢昭没有错过贾永韶的狼狈模样,他冷笑一声,半点都不同情:这贾永韶想着拖林大人和十六卫下水的时候,就该想到有今天这一日。    他隔断贾永韶看向成王的视线,往贾永韶的方向走了一步:若不是贾大人下达了命令,让瞿州矿徒们日夜挖矿来赶制兵器,逼得那些矿徒们心神俱疲,再加上闹出了几条人命,那些矿徒们又何至于走上绝路,直接落草为寇?    这五千山贼竟然是曾经的矿徒!    听到谢昭的话,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等嚼碎了他话中的意思,大家又反应过来另一件事:贾大人为何要下达命令,让瞿州的矿徒们连夜挖矿来赶制兵器?也没听说最近哪里战事紧张啊?    难不成、难不成,瞿州矿徒们赶制的兵器,就是如今出现在林大人府上的那一批兵器?!    想明白这一点,所有人都悚然一惊。    林大人这一事,果然水很深啊。    贾永韶脸白了又红红了又白,当真复杂至极。    他睁大眼瞪着谢昭,半晌只憋出一句:谢大人慎言    这是警告,警告谢昭适可而止。    可贾永韶不知道,谢昭这人一向吃软不吃硬。比起适可而止,谢昭还是更喜欢痛打落水狗。    贾永韶的话语谢昭只当耳旁风吹过。    他又往前一步,紧紧盯着贾永韶,似是玩笑道:怕不是林大人庄子里的兵器是贾大人送过去的?还不待贾永韶反驳,他就笑着自己点头肯定道:是了,林大人身为文官,如今庄子里却能囤着这么多兵器,想来一定是有贾大人帮忙才能做到。    谢昭轻飘飘道:您是兵部尚书,既可以下令让瞿州的矿徒们赶制兵器,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兵器一路迢迢送到京城。谁会怀疑您?毕竟您是兵部尚书,可以调动各处的军队,运送兵器也只是您几句话的事情。    他步步紧逼,逼得贾永韶不自觉倒退了几步。    被一个小辈逼到如此地步,贾永韶终于忍不住涨红了脸,恼羞成怒:谢大人,君子谨于言而慎于行!你红口白牙怎说得出这种话来污蔑人!    他深呼吸一口,勉强露出笑:我向你保证,我并没有与林大人勾结到一处去。    为什么您与林大人不会勾结在一块?    贾永韶用了勾结这个词,谢昭也顺着他的话用了这两个字。他笑吟吟地看向贾永韶,那笑容灿烂,落在贾永韶眼里却比鬼怪更加可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