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页  (第1/2页)
    他真正掌握的词汇量,并没有高考分数看起来的那么多。    江箫高考英语满分,沈轻觉得一百五十分是限制了那人的发挥,但江箫的极限在哪儿,他不知道,这些年他们两个人说过的话太少,刨去那些阴阳怪气的冷嘲热讽和反唇相讥,正经聊过的话,还没这几天的一半多。    沈轻从书架上找了本泛读指南必读推荐《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杰克·伦敦的中篇小说,这个名字眼熟,当年高二会考背历史知识点,沈轻在文化史那本必修课本里见过。    从小到大,沈轻连中文版的名著故事都没翻过几本,现在竟然坐在图书馆里去看英文原文,而作为一个词汇量远不如自己英语成绩的人,看书每隔两三行,沈轻就必然会卡在陌生的词汇上,接过去后又死活读不通顺。    他没有词典,在手机上下载了搜词软件,碰上不会的词就去搜,有些词太过生僻,软件上也搜不到,沈轻吭吭哧哧的一点点看,中篇看起来也觉得格外漫长。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放着一楼成排的能看得懂的通俗小说不逛,跑上楼来去看自己并不感兴趣读着还费死劲的英文原文。    单词查了一上午,沈轻也没觉得自己记住了几个,但大体靠悟性理顺了故事情节:    这是关于一只狗的故事,狗的名字叫巴克,前半期在人类文明的温室里的受过教化礼仪的熏陶,后半期被残酷的现实激发了野性的本能,转而回归自然,奔向荒野。    沈轻觉得江箫和这只狗的后半期很像,但如果江箫是主角的话,那书就不能叫《野性的呼唤》,而应该叫《野蛮的呼唤》。    不过还书的时候,沈轻发现自己貌似并不是因为悟性才看懂的这个故事——    那书页的包|皮封腰上有简介,很详细的汉语,他扫这本书第一眼就已经记住了。    所以,看了一上午的书,查了一上午的词,知道的还是知道,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    临近十二点,幺鸡在宿舍群里艾特了下沈轻,让他趁着大二大三的没下课,赶紧去食堂帮他们占个位置。    沈轻刚要回复个“好”,江箫就又跟在幺鸡后面发了一条。    —不用帮我占,我在教室里再待一会儿。    沈轻皱了皱眉,刷卡出门,边下楼边回复消息。    —你不吃饭?    —晚上再吃。    —你不饿?    —饿了我自己会买。    幺鸡乱入一条:    —甭管他啦,这学习狂魔大一就是这样,下午第一节 课换教室,经过超市的时候他会再买个面包什么的,放心,饿不死他。    二萬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