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页 (第2/2页)
是佐证。 也正因为这个,燕闲和灵霄才慎之又慎,选择了两路配合,留了后手。 大首领想的其实没错,能力不可能无穷无尽。 这方天地结界刚破,涌入的灵力尚还薄弱,并不能让修士们肆意妄为,而无论是灵丹妙药还是法宝神器都不是用之不竭的。八十万魔族实在是太多了,修士们也是人,即使是割草也会累,更何况是杀人。 另外,修士们因为身处劣势的人族,看不过眼魔族的暴虐行径,且事关自己的试炼,所以选择帮助人族。但这归根究底是人族和魔族之间的战争,修士们也不可能为了人族屠杀八十万魔族,这太过了,因果不对等。 他们能做的只有制止眼前的战争,保住人族存续的血脉,引领教导他们学会抗争和生存。 所以即使战争残酷,老弱妇孺战力薄弱,修士们也要让部落的所有人站上城墙,这是人族必须自己面对并突破的困境。 之后发生的事情也没有超出燕闲等人战前的预测。 魔族对人族的掠夺已经持续了数百年,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印象一定会让魔族习惯性的轻视人族,所以即使见到灵霄挥剑也无法让他们产生足够的恐惧。但这种轻视会让他们更容易的步入陷阱。 城墙上的弓箭,城墙后的落石、爆炸和火焰都是人族在修士们的帮助下布置好的。即使亲手毁掉自己的家园,他们也想把敌人永远的留在这里。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也不出战前预料,魔族的首领是有着一定战略思维和统率能力,他的出兵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战略意义。他既然已经出动了八十万大军,那区区部分人员的伤亡绝对无法阻止他的前进。 而从之前俘虏的二首领那能看出来,魔族并不是所有首领都很有智慧,而魔族是由许许多多的小部落吞并而成的大军,每个小部落中还有各自的领袖,只是都听从大首领。 这种结构注定了魔族大军不会是紧密团结如钢板的整体,可能八十万大军里知道大首领出征缘由的也就了了几人。 绝大多数的魔族士兵应该都只是普通的冲锋机器,他们不具有自主cao纵的意识。 这种情况下唯一能破局的方法就是擒贼先擒王,一旦群龙无首,在面对未知且诡谲的伤亡时,战场上的大军会轻易溃散、退败,直到他们决出下一任首领才有可能会再卷土重来。 现在燕闲说出的那句跨线必死确已实现,士兵们心中被种下的恐惧还未被消除,这就是燕闲和灵霄刺杀的最好时机。 灵霄是个很坚实的后盾,他解决了大首领的后手,此刻的燕闲自然也不会再给大首领任何翻盘的机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