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奔小康_第11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页 (第2/2页)

 第一个碗,毫无意外地裂了,但收获了几块含有杂质、气泡的碎陶片,也算是取得初步成功。

    吱和步除了打猎、提水、偶尔出去巡视领地,几乎都守着景平安做陶器。

    泥经过火烧竟然变得非常坚硬,让两人都感到有些惊奇。

    吱把烧裂的瓷片拼成碗,又拿来兽皮碗和树狼头盖骨做的碗做比较,弄明白景平安是在做碗。可是她不懂得怎么做这些,帮不上忙,只能做点弄明白的。

    她叫上步,又去帮景平安弄了几回泥,还多做了些兽皮桶提了大量的水回来过滤河泥中的杂质。

    有吱和步主动帮忙,给景平安省了特别大的力气和功夫,也让她蛮感动的。

    有她俩的支持,景平安觉得生活还是有些希望的。

    陶器还没做成功,雨季来了。

    每天一场暴雨,下得景平安都习惯了。

    她们也有了应对经验,下暴雨的时候,用兽皮加粗枝捆成木栅栏挡在山洞外,再架几根长矛支出去,野兽、蟒蛇来避雨,不可能往骨矛上撞,而且山洞外就是一条天然的排水沟,积水半米多深,不是久留的地方。它们进不了山洞,便走了。

    暴雨几乎都是在上午或下午下,清晨和傍晚很少有雨。

    能接雨水当生活用水,她们连到潭边打水都省了。雨后去狩猎,还能省不少功夫。

    雨季下的都是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下完雨就是烈日高照,一片艳阳天,还不影响晾晒兽皮等。

    景平安摸清楚季节规律,做好应对,日子过得有条不紊。

    在经过多次失败总结经验后,陶器终于烧成了。

    虽然第一批成功烧制的只是几个碗,但是……工艺流程摸清楚了,想要烧制其它东西便容易多了。

    吱和步守着景平安看着做陶器,亲眼看着她是怎么失败、怎么改良、怎么烧制成功的,全程参与,也学会了怎么烧陶。姐妹俩主动担起烧制第二批陶器的工作,跟着景平安学着用树叶当模具做特色餐盘、搓泥条缠成汤碗、汤锅、陶瓮。

    她俩觉得好玩又能做出用得上的东西,兴趣极大,比景平安还要积极地干活。

    她们烧的只是烧制粗糙的日常用品,不是烧制什么上釉色讲求精美的工艺品,对于耐用程度也没有什么质量要求,一批多烧点,坏了再换就是。

    陶器烧制工艺不算复杂,但从取泥到烧出来的工期并不短,几批陶器烧出来,雨季都过去了。

    吱的肚子也一天天地隆起来了。

    最开始,景平安以为大姨是最近天天宅在家里烧陶,长胖了,肚子上有肚腩了,直到发现那肚子拱得不太像肚腩,又看亲妈跟大姨一样宅在家,可是半点没长肚腩。她后知后觉地发现,大姨怀孕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