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敌国_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59节 (第2/2页)

们和朝臣们的捐款后,绍城赈灾银两短缺的问题,瞬间便得到了解决。

    这个时候,副刊还专门画了两幅图,向慷慨解囊的百姓们表达了感谢。

    这两幅图也是看得所有人会心一笑。

    当初他们捐款之事,一心只想帮助绍城的灾民,也没有想着能有什么回报,得到什么样的感谢。

    但若是有,大家心情自然会更好一些。

    紧接着,便是绍城现在的情况。

    原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灾民们,都穿上了厚衣服,吃上了热乎的饭菜。

    感染了风寒的灾民也得到了医治,逐渐康复。

    而那些被积雪压倒的房屋,也逐渐得到了重建。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看得人心情开阔。

    当然,这里面的每一幅画中,都有一个相同的身影,从其身上的服饰中的纹样便能看出,那是前去赈灾的大皇子。

    在副刊的最后,《京都日报》还专门写了一篇给大皇子的感谢信。

    上面如实记录了大皇子这段时间赈灾的辛苦,同时在最后,还赞扬了大皇子的这番行为。

    说面对灾难之时,众人应该像大皇子这般,心中有大爱。

    也是因为这一份副刊,百姓们心中对于大皇子的赞扬,又一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每日日报发售的时间是在卯时末,等到朝臣们知道今日的《京都日报》的内容时,已经是早朝结束之后的事了。

    看着日报上的内容,不少人都直觉不对。

    今日的《京都日报》,贯彻了以往一贯的水平。

    紧跟时事、除了奇谈怪志板块之外,力求真实,确保公正。

    就连关于大皇子的报道,也极为客观,几乎没有夹杂任何情绪,甚至还对大皇子稍稍有些偏向。

    但诡异就诡异在这一客观与偏向之上!

    要知道这《京都日报》可是由厉王府负责的!

    大皇子与厉王可是死对头,有人会无缘无故去夸奖自己的死对头吗?

    有了解顾砚书行事风格的,例如温家、首辅裴大人,已经隐隐约约嗅出了其中的阴谋。

    倒是不太了解顾砚书的人,例如大皇子一脉,此时正满腹疑惑地分析着《京都日报》此举的用意。

    “难道是厉王府也知道这一局输了,直接放弃了挣扎?”

    “还是说厉王府发表这一副刊,别有用意?”

    “既然是别有深意,那到底其中的深意又是什么?”

    ……

    官员及幕僚们议论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得出结论。

    就连想来聪慧的四皇子,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份副刊,也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待到书房内议论声渐止,四皇子才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转头吩咐着自己身后的长随:

    “你去打听一下,今日的报纸发行后,百姓是什么反应。”

    “是。”

    那人很快领命离去,不一会儿,便带了消息回来:

    “回禀四殿下,今日的日报发行后,瞬间引起了京中不少百姓的讨论。”

    “百姓们都在说大皇子才能过人,机敏能干,难得可贵的是心系百姓,心怀大仁大爱,又说有大殿下这样的皇子,简直就是百姓之福,天齐之福。”

    听着这番回禀,书房内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百姓之福,天齐之福,这样的形容,他们只在五年前厉王接连打下胜仗之时才听说过,何曾想过,有朝一日,百姓们居然还能如此评价大皇子?

    能够得到这样的反应,倒也不枉他们这些天的精心努力与布局。

    就在众人心中高兴之时,四皇子却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微微皱起了眉:

    太高了。

    百姓之福,天齐之福……这样的评价太高了。

    除了像是秦戮那样救天齐于水火的惊世将领之外,历朝历代以来,也就只有具有大贡献的皇上能够得到此番评论。

    大皇兄不过是赈灾有功而已,如何担得起“百姓之福,天齐之福”四字?

    想到这里,四皇子心中一跳,顿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大皇兄此番回京,是带着绍城百姓的万民伞回来的?”

    “对啊,这可是大殿下特地让绍城百姓们准备的,准备回京的时候便打上,这样也能为封王之事添上一些筹码,皇……”

    一说到此事,便有幕僚点了点头,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显然对万民伞之事极为满意。

    然而还不等他将话说完,便听到了四殿下对着刚刚回来的长随吩咐道:

    “去,你去!现在即可出城,定要在大皇兄回城之前截住大皇兄,让他将那万民伞收起来!不可张扬!”

    “什么?四殿下,这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