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六王爷_第21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页 (第2/2页)

 只写看到听到的,做决策的是康熙。

    康熙极为满意胤祚处事手段, 带回来不少民间消息。

    又是一年翻篇,春夏交替时节忽冷忽热, 康熙偶感不适, 一早上打了五六个喷嚏。

    梁九功格外忧心,准备去叫太医来瞧瞧,再小的病落在皇上身上不敢有一丝马虎大意。

    “下朝再说。”康熙赶着去上朝, 大步流星前往乾清门。

    梁九功招来小太监先把太医叫到殿外候着,皇上回来便可问诊。

    朝堂之上,因为宁郡王耗费人力物力的事又有言官参奏,户部跟着搭架子。

    之所以去年不提此事,只因修的路全在京城,铺设一新后下雨下雪不再如昔日泥泞不堪也更易洒扫,百姓拍手叫好人人称颂这一大功德,属于皇上。

    宁郡王做事滴水不漏挑不出理,哪怕有官员紧盯着抓把柄,写好奏折等着弹劾宁郡王一个笼络民心所图甚大,然而到最后折子没能送到皇上面前便折戟沉沙。

    宁郡王直接张榜公开明示,银子是皇上体己,拿出来为民做事,跟他可不沾边。

    这一举动让大半朝臣闭上了嘴,眼下情况不同,宁郡王已然把路铺到了城外,还在没日没夜继续努力,眼红银子的户部哪能甘愿,言官此次弹劾的并非修路而是尺寸、地界的丈量。

    “田间沟渠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言官家中的田地也没能逃过丈量,本就心里有鬼这下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背毛直立危机感突显。

    胤祚有和他提过土地划分不清,有大量侵占外扩的情况,康熙自知土地的重要性,只让小六尽力而为,切莫做出格的举动打草惊蛇。

    这才几天就有人敏锐察觉到不妥跳出来阻止,借口找得冠冕堂皇。

    康熙一句话打发挑事的人:“百姓知恩。”

    引经据典抨击此事的言官顿时哑了火,皇上话意是指他们不知恩?哪种恩?

    户部尚书心下一凉,听出言外之意中夹杂的萧杀,立刻改口跪下道:“皇上圣明,宁郡王受累了。”再不敢消享其他。

    早朝拖得有点久,康熙被言官吵得脑仁疼,“自家门前的路自行铺设。”

    “皇上不可!”马齐看出皇上说的是反话,“自家铺设高不成低不就坑坑洼洼白费力气。”让自掏腰包谁干?好些官员可都从户部借银子度日,真穷假穷先不论,没人真舍得出这份余银花在脚下的路上。

    一些官员私底下算过一笔账,修路要不少银子,一听皇上不出钱让他们自己掏,立刻变成霜打了的茄子,纷纷拍宁郡王的马屁。

    事情淡下来,康熙冷哼一声:“宁郡王一心为公,再有不当言论立斩不赦。”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