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临安美食录 第18节  (第2/2页)
说罢就绘声绘色把昨夜恒大娘子是如何求了何老夫人,又是如何诊断姬小郎君,而后又如何抽丝剥茧发现了真凶孙横。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发出赞叹的声音:    “天爷这恒家少东家可真是胆子大!”    “就是,我要是在衙差跟前肯定哆哆嗦嗦话都说不清楚!”    “还是个孝顺孩子!跟古时候那曹娥一样。我孙子要是这么孝顺就好了。”    “这么小就熟知种种食材,应当做菜也不赖吧?肯定是个做菜高手。”    旁边的人不屑地看了她一眼:“你才知道?恒家酒楼现在可是浦江城里最火热的酒楼!”    那妇人非但不生气,反而笑眯眯拽了拽旁边夫君的袖子:“今儿我们去恒家酒楼瞧瞧怎么样?”    人群散去,恒家也进了府,恒老爷夸奖女儿:“你是没见女儿当日风采,说话条理清晰,将孙横反驳得哑口无言!”说罢便把昨夜的来龙去脉一一告诉家人。    “真的?”恒夫人停了一瞬迟疑道。    她知道女儿做饭厉害,做生意也有好脑筋,可从来也不知道她面对官府也能有理有据。    “那还有假?我这不是将爹爹救出来了吗?”曼娘趁机劝娘亲,“娘啊,您以后莫再要说什么男人顶事的鬼话,你瞧我一人不也救出了爹爹?”    难道女儿当真不逊色于个男子?    恒夫人神色迷茫,自己一向信奉的观念此时有些坍塌。    九堂姑帮衬曼娘:“可不就是,大娘子这样有勇有谋,我生平见过的男儿就没有几个能比得上大娘子。”    见父女无事,五老爷和九姑母就要回去,五老爷行至门口,忽得想起一事:“昨夜里殷晗昱听说了此事,跟着我奔袭进城,在门房候了一夜,说要替大娘子顶罪。”    这人如今还想着借助婚约攀爬入恒家家门么?    曼娘皱皱眉头,本想置之不理,可又担心凉了那些为恒家鞍前马后的伙计人心,便含含糊糊道:“让他歇着吧。”    “大娘子无事了么?”殷晗昱又累又饿嘴唇干焦,可见五老爷过来立刻眼前一亮,上前问道。    “是啊。我们亲眼瞧着大娘子扶着老爷有说有笑进来。”    殷晗昱松了一口气,整个人却因为整夜未睡而打了个趔趄。    五老爷和九堂姑看他有些可怜,    虽然从前这人听说鼓动着大小姐与父母决裂,    但是自打来了路菜脚店后每日里也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话少做事有脑子,于是生了些怜悯心:“大娘子叫你歇着罢。”    “不用了。”殷晗昱摇摇头,“既然大娘子无事,我就回去了,城外路菜还等着卖。”    等小孙子病好姬老大人就来了恒家酒楼。    恒家父女早得了信在门口恭迎他们。    姬老大人乐呵呵:“我这小孙孙,为了贪吃受了大罪,这回可要带他吃点好吃的补补。”    曼娘早有准备,流水似的菜式端了上来。    小郎君一眼就瞧中了一碗刀剑汤面,汤面里漂浮着五颜六色的小刀小剑,格外好玩。    姬老大人见状有些迟疑:“这……恒娘子,非是我老夫多事,实在是孙儿才因着乱吃东西生病,饮食上须得多加注意。”    随后指着面:“这用了不同染料做出来的,大人还觉新奇有趣,可是孩子吃起来只怕会吃坏肚子。”    曼娘看着碗里绿的、黄的、紫的面条,愣了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抿嘴笑道:“这些瞧上去虽然五颜六色,可不是乱用染料,而是用菠菜、南瓜、紫萝卜捣碎后挤出汁水,面粉和入不同的菜汁发好面团后擀成面皮,而后用小刀切出刀、剑、弓等小武器的模样。”    “小郎君刚病好,是以汤汁也是用鸡汤炖成,绝对滋补。”    姬老大人凑到嘴边,果然闻见浓郁的鸡汤香气,这才放下心来,拱手道:“对不住了。”    “老大人不须客气,也是为了小郎君身子。”曼娘笑着将盛小一碗到小郎君手边。    姬小郎君放到嘴边尝上一尝——    果然有淡淡的蔬果气息,橙色是南瓜味道,紫色是紫萝卜味道,绿色是菠菜味道,    送进嘴里滋味清淡,还有蔬果香气相伴。    作为面汤的鸡汤则香气四溢。    就这样他居然吃完了一整碗面。    喜得老大人不知怎么是好:“这可奇了,平日里最不喜吃面食青菜,每每都要人在身后跟着喂。”    姬小郎君瞧中的第二道菜是灌藕。    这道菜是将莲藕清洗干净而后放入糯米蒸熟,随后切片。    吃起来甜甜糯糯,说不尽的好吃,正是小童最喜欢的甜软之物。    姬老大人倒是喜欢一份罐里熝鸡丝粉。    鸡汤炖煮后,将鸡块捞出撕成小丝,而后加香菜梗、油盐茱萸辣油一起拌匀,在鸡汤里加入粉丝煮熟    最后将鸡丝放入瓦罐。    粉丝细滑,被鸡汤浸泡得十足,吸满鸡汤精华,又鲜又香。    几乎是顺着滑入喉咙。    而茱萸辣油拌上以后更显风味。又辣又过瘾。    今日的菜都颇合他人家口味,姬老大人一时没留意,居然吃了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