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9章 子文抗旨 (第1/2页)
在郑子文和长孙无忌前往恒州的第二十一天,从长安出发的千牛卫骑兵就追上了他们。 在追上他们的时候,为首的校尉就高声喊了起来。 “前方可是中山国公和司徒大人?” 听到这个声音,郑子文立刻抬起了手。 “停下!” 随着他的声音,车队也停了下来,郑子文这才回头看向对方。 “我是郑子文,请问你是哪位?” 听到他承认了,对方立刻翻身下马,然后来到他的马下朝着他一抱拳。 “卑职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请中山国公和司徒大人回京的。” 郑子文一听这话,顿时皱了皱眉。 “奉了陛下的旨意?圣旨呢?” 郑子文这一句话顿时就把对方给问懵了。 他是听了刘炳的话来追郑子文的,而刘炳则说是李世民的口谕,所以并没有圣旨,现在郑子文和他要圣旨,他怎么拿得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实话实说。 “国公大人,末将不敢假传圣旨,这确实是陛下的旨意,不过只有口谕,没有圣旨。” 听他这么一说,郑子文立刻从怀里把当初李世民让他去岭南做都督的圣旨拿了出来,然后朝着那千牛卫的校尉挥了挥。 “看到没有,这是陛下给我的圣旨,我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去岭南上任的,我只认圣旨不认人,你走吧!” 说完,就扭过头去,然后下令队伍出发。 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立刻就把脑袋从马车里伸了出来。 “哎哎哎,停下停下。” 等马车停下之后,他立刻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然后一脸诧异的看着郑子文。 “子文啊,既然陛下都让你回去了,有没有圣旨都是一样的,咱们现在就回去吧!” 长孙无忌的话音刚落,郑子文就立刻摇了摇头。 “不行,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圣旨我是不会回去的,长孙大人还是快上车吧,我们已经耽误了这么多天了,不加快脚步是不行了。” 长孙无忌发现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郑子文了,看着郑子文坚决的样子,他顿时叹了口气,然后重新爬上了马车。 郑子文的车队再一次出发了,而几个千牛卫的士兵没有办法,也只能骑着马返回长安。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郑子文这么一个大唐的顶级勋贵,会这么执意的去岭南那个穷地方当官。 郑子文当然不愿意去岭南当官,否则他也用不着绞尽脑汁想了那么多鬼点子,他之所以现在不回去,目的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平平安安的回去。 千牛卫士兵急急忙忙的赶来,那说明自己的计策已经生效了,否则李世民也不可能派人来叫他回去。 同时郑子文也知道,这时候的李世民心里肯定是有火的,如果他这么一回去,恐怕自己就得承受李世民的怒火了,到时候恐怕也要受一些罪。 虽然要受一些罪,但是和去岭南比起来,却也不算什么,不过既然有更好的办法,自己又何必去受这些罪呢? 郑子文已经打定了主意,所以就让人加快了行程,披星戴月的就往岭南赶,看那架势,似乎郑子文真的是迫不及待想去岭南上任了。 至少长孙无忌就是这么想的。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颠簸,长孙无忌也稍微适应了一些,路上叫休息的次数也少了。 此时长孙无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到岭南,然后尽快完成李世民交代他的任务,然后尽快回长安。 当千牛卫的士兵再次追上郑子文他们的时候,已经是十天之后了,这次他们是带着圣旨来的。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圣旨里李世民的语气并不是太好,郑子文觉得如果这时候回去,恐怕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他再一次拒绝了。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郑子文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唐好男儿,一定要相应陛下的号召,上山下乡,把贫苦的岭南变得我大唐第二个聚宝盆,你们回去吧!” 听到郑子文这么说,几个千牛卫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骑上马回去了。 他们不回去也没办法,比较郑子文作为一个国公,身份比他们高贵了何止百倍,他们自然是不敢动粗的,所以也只能回去把这事告诉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听到千牛卫的回报,顿时也有些傻眼。 从心里来说,当听到郑子文说要把岭南变成大唐的第二个聚宝盆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有些期盼,他也想看看郑子文到底能不能再创造一个奇迹。 但是李世民也知道这个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