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39章】 请君入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请君入瓮 (第2/3页)

要把这帐算回来。”

    “不急,不急,咱们先和老毛子好好算这笔帐!”

    自从接受领兵诱敌的任务后,扎木合就率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装扮成伪蒙军残部模样,天天在库伦以北的驿道附近游荡,并派出侦察人员远远地打探俄军消息。结果相当令人沮丧,原本说俄军在三日内就要到库伦的,结果到了30日夜间(第四天),侦察部队还没有发现俄国人的踪影,惹得扎木合心急火燎。一方面,他们在外面晃荡了半天,就是为了引诱俄国人上钩,这俄国人迟迟不来,无疑是相当折磨人的事情,另一方面,为了伏击,马占山、孙烈臣已派遣了大队人马在达海尔岭做好了准备,眼看天寒地冻,近万国防军将士在外面宿营等待,让扎木合十分不忍。

    他只好派人去找马占山诉说,要求取消行动,大军回城。后者告诉他,俄国人一贯磨磨蹭蹭,估计路上遇到风雪,走得慢了,让他不要性急,再仔细搜索侦察,至于在外宿营的国防军将士,由于进行了充分的御寒准备,完全有能力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

    扎木合只好再度担负起诱敌的职责,此时他已经把俄国人整整骂了祖宗18代。奇迹在1912年的最后一天出现了,这天下午,侦察骑兵回来报告说:前方50里处,出现了大队人马,从旗号上看打着蒙古旗号,部队装束也是伪蒙军模样,但仔细看来,人又似乎不像蒙古人,反而更接近俄国人。

    扎木合在马上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原因:肯定又是俄国人为了掩人耳目,装扮成伪蒙军模样前来。他一面要求侦察兵再次侦察,另一面把消息及时地通知给了马占山,要求他们做好准备,迎击俄军。

    事情果然和扎木合预想的一模一样,来的正是俄军伊沙克将军率领的部队,他为了掩饰俄军身份,都穿上了蒙古服饰,装扮成蒙古人模样。但衣物仿制容易,模样却不容易更改,只要距离稍近,就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是蒙古人还是俄国人。

    第二天一早,扎木合带领小分队,主动朝俄军迎了上去,此时距离约在25里处。这支前来援救库伦的部队,还是由俄蒙联军组成,其中俄军约有4000,伪蒙军只有近500(这已是恰克图的主力倾巢出动了)。本来按照计划,他们是在两天前就应该要到库伦城下的,但是由于一路上风雪的阻碍和俄军的散漫,拖沓了好几天才走到这里。扎木合抬眼望去,这群家伙行军漫无秩序,队伍拖得好长,中间还间或有掠夺来的牛羊等。扎木合一闭上眼睛,眼前似乎就出现了这一路上蒙古老百姓的所遭受的苦难,恨得牙嘎嘎响,只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下按奈住心头的愤怒,就朝大队人马奔跑而去!

    俄蒙联军也看见了扎木合的小分队,带队的军官感到有些奇怪,哪里来的部队?来到跟前,通过与向导的交谈,才知道是伪蒙军的一部分。此时,扎木合冒充一个掌旗王公,没有用正眼瞧俄军,却对同行的伪蒙军发火,指责他们救驾来迟,威胁要治他们的罪。

    伊沙克不懂蒙语,但看见扎木合唠唠叨叨,同行的蒙古军官面色刷白,情知出了大事,连忙赶来询问。

    看见对方的最高指挥官出来了,扎木合也不敢造次,用结结巴巴的语言,添油加醋般地将国防军攻陷库伦,皇帝和大臣们仓皇出逃的消息告诉了他。并用埋怨的口气说:“你们这么迟才来?三天前汉人大举进攻,已攻陷了库伦。”

    伊沙克本人对蒙古人没有好感,认为都是一群饭桶而已,即使见到扎木合,这种轻蔑之情也溢于言表:“丢了?不碍事,我带领部队再夺回来就是!”

    扎木合此时换上了一副谄媚的模样(真是难为这个老实人了):“现在皇上和各部大臣危在旦夕,恳请将军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