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互相攻讦 (第2/3页)
“明天给南方拍个电报,让太炎先生写篇文章,题目我已经想好了,叫《**中国国民党》,什么内容,什么力度,随便他好了,写一篇也行,写九篇也行,他的文笔我是放心的。这篇文章出来后,不仅要在各大报纸刊登,而且要下发到各个支部学习、讨论,打笔战,我有的是人才和资金……” “你这是仿效中苏论战啊!”葛洪义笑了,“看来好戏又要开场喽……” “腾龙社一定要盯牢些,最好弄到确实的证据,这样我们反击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另外,蒋介石你也得给我揪出来,我们要在他身上落实陶成章的案子……” 都说李烈钧是个二杆子,其实章太炎也是,这先生(当时年纪还不算太大,叫老先生确实有点勉强,但叫老顽童绝对够格!想想他用袁世凯发的大勋章做扇坠,破口大骂洪宪皇帝的模样,就值得后人追思一番)收到秦时竹密电后,当即大喜过望,连连点头,口里直呼:“知我者,复生也!!”想想光写一篇不过瘾,决定写九篇,一天一篇。 此公说干就干,泼墨写下《罪恶肮脏的发家史――一评中国国民党》,当年章炳麟可是光复会的核心领导层,对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相当熟悉,因此写来得心应手。此公的文笔又好,思路敏捷,不一会,一篇大气磅礴的文章就出笼了,内中内容从孙中山、黄兴等人聚在一起开始,将整个建党史好好写了一通:比如,孙、黄二人在日本、南洋、旧金山等地的故事,派遣往国内搞暗杀的故事,为了筹集经费,盗佛头、弄走私、绑票的往事(革命党只绑票,不撕票,而且勒索的金额相对较低),在华侨中发行骗子债券的故事(指孙中山等人在华侨中募集款项时,曾声言革命胜利后,所借之债以一还十,捐款人享受头等公民待遇,结果等到南京临时政府解散一周年,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兑现)……凡是国民党的黑暗之事,统统让他写了一遍,甚至有些是光复会的自己干的事情,都让他给糊弄到同盟会身上去了,反正干事的时候都自称是革命党,一般民众哪里分得清革命党和同盟会的区别呢? 章太炎写完后,立即派人送到报社排版,仆人走后,他整个人容光焕发、兴高采烈,高兴地在院子里团团转了三个来回。回来一看到桌上的笔墨纸张,脑筋转得飞快,想想光写一篇不过瘾,提笔接着写第二篇《骗子、流氓、伪君子、假名士、野心家――二评国民党诸小丑》,这个评论不可谓不尖酸刻薄,骗子指的是孙中山,一贯大言欺世,谎话连篇;流氓指代黄兴,所有的暗杀、绑架这类的活都是黄兴干的,和会党联络,也是黄兴直接经手的;伪君子指的是宋教仁,在章太炎看来,宋教仁口口声声爱国、民主,其实就是为了当总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没当上和孙中山吵,北京临时政府时期没当上和唐绍仪吵,现在大选落幕,又开始和人民党吵,不就是图个总理名分吗?假名士骂的是汪精卫,汪精卫当时为了出名,置众人劝阻于不顾,非要去暗杀摄政王,结果事情没办成,还把一帮革命党都给连累了,革命成功后,他伪装消极,唱高调,搞八不“主义”,什么不喝酒,不吸烟,不纳妾,不吃rou,不做官,不当议员等等,章太炎认为全是扯淡;至于野心家,说的是陈其美,上海光复后和李平书争都督的位置,为了确保权位,不惜暗杀陶成章,程德全担任江苏都督后,又组织“洗程会”,为了权势,不择手段,所有能想出来的招数都用了……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平时人民党和国民党的论战,老袁都懒得关心,在他看来,无非都是争取自己地位的招数,也因此,袁世凯对于民主政治万分不舒服,要是前清时代,他老早就把这些报纸、党派都封掉了。用他的话来说,没有一个正经办事的,全是空谈。 今天的老袁看完报纸,心情很舒坦,赵秉钧恭恭敬敬地站立一旁,等候他问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