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武力解决 (第2/3页)
不如……”赵秉钧已经将自己完全捆绑在老袁的战车上了。 眼看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梁士诒知道不表态也是不行了,他慢悠悠地说:“打仗嘛,原本也无不可,只是大借款还没有落实,钱从何处来?另外,这么大的事,涉及各国协调,如果贸然行动得不到各国理解或者列强联合干涉,如何是好?” “协调协调,就知道协调,你都看都让陆征祥弄成什么样子了?”一说起谈判、协调,老袁就怒气冲冲,中、俄谈判硬生生地让唐绍仪唱了主角,袁世凯不仅不能从中捞取一票,反而还得跟着秦时竹的思路走。 “主要是北疆方面派来了唐少川……”赵秉钧迟疑了一下,还是把自己和唐绍仪接触的结果告诉了袁世凯――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其实不要说两人现在的政治立场如何,光冲着唐绍仪担任总理期间赵秉钧的态度和做派,唐绍仪就完全不可能给他好脸色看。 “少川既然铁了心,那就随便他吧。”袁世凯阴沉着脸说,“我看秦时竹也未必能信得过他。他堂堂一个巡抚跑去给巡防营统领当高参,丢人不丢人?” 听得袁世凯寒碜唐绍仪,众人都是一脸默然,唐绍仪这事其实还是袁世凯自己造成的。冯国璋和段祺瑞都是出国留洋过的,对唐绍仪多少敬重,梁士诒是稳健派,对唐也颇为友好。唐绍仪是个人才,却因为一些民主思想而不见容于老袁。有时候梁士诒往往会思考,为什么同样是这个人,在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时候那么开明,那么接受新事务,到了做总统反而不能容忍了呢……这种思考既不能和别人交流,又闷在心里,搅得他满心难受。他有时大着胆子想,眼前这人是不是过气了,已跟不上这个形势还是本性使然?这次暗杀宋教仁,他心里清楚的很,不管袁世凯、赵秉钧怎么造谣生事,总逃不了他们俩的干系。 “大总统,我的意思倒不妨在这件事上卖北疆和秦时竹一个面子。”段祺瑞小眼睛一转,又有了新看法,“倘若日后真的和国民党刀枪相见,北疆便成为举足轻重的势力,现在归秦时竹统属的军队已达到了28万之多,倘若他偏向对方,我们……” “芝泉所言甚是,从军事布局来看,我们北洋的部队正好夹在南军和北疆军的中央,倘若这两家联手,我们腹背受敌,大为不利。”冯国璋的意见和段祺瑞一致,“现在北疆到底是什么态度?” “电报我已经发给秦时竹了,这家伙老jian巨猾,没有个准信,只是含含糊糊地说深为痛心、遗憾云云,谁知道他怎么想的?”老袁愤愤地说,“他还跟我说不仅宋案的责任要查,陶成章的案子、章太炎的案子都要仔细查找,分明是落井下石……” 赵秉钧这时的脑子突然一机灵,开口道:“大总统,此事尚且不能过早下定论,人民党和国民党多有过节,秦时竹此举多是敷衍而已。眼下宋案正闹得激烈,他却提出要查这俩人的案子,分明是想冲淡别人的注意力,分散舆论……” “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人民党和国民党之间矛盾确实不小,看来我得好好把握,实在不行,还得请老相国出面,他的面子,秦时竹还是要给的。” “大总统,还有一事也可以利用,国会已经召开,国民党在国会里占有优势,但内部并不统一,人民党力量虽逊于国民党,但凝聚力相对要强,我们可以抓住他们急于出头,控制议会这个心态而利用之。” “此话有理,但搞政党你我都不在行,还得让梁卓如跑一趟……”袁世凯对着手下两员大将,“政治上的事我会关注,军事上你们俩人要多费心,华甫,直隶的政务你可以稍微放一放,反正大选已经落幕,不会牵扯太多。” 袁世凯用拳头一锤桌子,“这次我是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彻底粉碎南方这些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