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84章】 虚与委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虚与委蛇 (第2/3页)

大笑。

    “卓如兄,你有时候还是过于天真了,不晓得人心的险恶。”

    “此话怎讲?”

    “恕我直言,三党合作,其实三党是各怀鬼胎,挑您出头,是为了借重你的牌子,而不是甘愿为了服从你的领导,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大政党。瞧他们这副模样,完全是党派利益优先,个人利益优先,和国民党是一丘之貉,哪里谈得上为国为民、忧国忧民呢?”

    梁启超汗颜,听秦时竹继续说下去。

    “国民党获得大选胜利,还没上台执政,内部已在为总长、次长的位子吵得不可开交……如果说国民党此举还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是第一大党嘛。但是三党更绝,还没合并成功,就在为党内位子争论不休,以卓如兄的声望、资历、能力,当个协理绰绰有余,就是做总理也未尝不可,但眼下却要受人排挤……民主政治的这套他们没学会,政客相互倾轧的做派倒学得挺快……”秦时竹滔滔不绝,“你何尝听到这些议员为宪法如何制定,总统如何选举、民生如何建设,国家如何发展出些有意义的谋略?不是纸上谈兵,就是大话连篇。”

    梁启超闹了个大红脸,这些批评意见虽然尖锐,但真是一针见血。

    “如果说众大党情况还比较良好,那些小党就更加不堪了,大选过后,小党忽如一夜春风起,全部冒了出来,你也组党,我也建党,你做个党魁,我做个总理,好不热闹。更有甚者,不是以政治理念契合为组党,反而是以同乡、同年、同宗甚至亲属关系建党,湘南的看不起湘北,鄂东的不搭理鄂西。跨党、兼党的情况非常普遍,卓如兄,你自己说说,你有几个党籍?”

    梁启超有些不好意思,迟疑了半天说道:“大概八、九个,基本上都没征求我意见,就在报纸上自说自话地发出来了,我实在有些懒得辩驳。”

    “这就是了,他们不过是为了借重你的名声罢了,何尝有过真正让你主政的机会?”

    梁启超苦笑了一番:“自古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我梁启超还不是虎皮,却已经被别人拉来做大旗啦。”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寒暄毕,就是秦时竹和梁启超的密谈了。

    通过和秦时竹的谈话,虽然没有直接谈到合并成功与否的问题,但看来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问秦时竹了。梁启超在暗自猜度,对方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如果三党合并,捏合成一个整体并能够在梁启超的统一领导下行事,秦时竹多半还有点敬重之意,若是一个空架子进步党,则很难从秦时竹这边得到实惠。从梁启超个人的利益出发,自然是成为一个独立大党的党魁来得有利,但现在这个独立大党不仅难产,而且梁本人难以掌握其主导权,这个时候,秦时竹那句“倘不如意,便来相投”的话就很有吸引力了,按照秦时竹的暗示,梁启超一旦过来,可以就任人民党的副主席(其余两人是张謇、吴景濂),由于秦本人不出面,这个副主席的含金量比进步党的理事含金量要高很多。再者,人民党的席位、声望、影响力特别是秦时竹所掌握的地盘、军队都不是进步党所能比拟的,加入人民党的好处相当明显。

    从政治立场来考量,梁启超觉得自己和秦时竹的立场十分接近,对于大政方针几乎有同样的看法,而与国民党相比就比较远。秦时竹和他梁启超一样,认为中国百病丛生,需要下药,但不能太猛,猛了这个病体挡不住,所以国民党的“二次革命”是决计要不得的,但不也不能不下药,像袁世凯这样依旧继承前清的一套,中国只能慢慢死亡;在宪法、民主和共和问题上,梁启超也找到了知音。民主、共和、宪政都是好东西,但中国人并不熟悉,在这个阶段,有一个为国为民的强人比空言平民政治好的多。对于大选的进行,梁启超等人也清楚地看到了弊端,广大民众根本就不明晓民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