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分化组合 (第2/3页)
梁启超的话说得更加隐讳点,不光是这件事情,希望在所有事情上,袁世凯都能把表面工作做好,最好是能够在程序上取得合法性。至于宋案的解决,也必须依靠这个途径,不然难以向天下交待。在国会、内阁、宪法等问题上,秦时竹的意见基本和袁世凯一致,袁世凯当即表示,如果真的按照秦时竹所说的行事,他愿意并且希望人民党和进步党联合组阁,至于内阁总理的人选,可以由两党联合推选,他并不予以干涉。 秦时竹给自己帮了不少忙,怎么就没有提条件呢?袁世凯有些纳闷,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这会不会是秦时竹给自己下套,当面说得很好,背地里再搞一手?似乎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秦时竹大肆贩卖武器给南方,袁世凯从来就是知道的,但一直装聋作哑。这次如果还是卖武器,他可以视而不见,若是其它,就比较麻烦了。 在焦虑、不安、疑惑中渡过了两天,第三天他收到了秦时竹的电报,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秦时竹果然是要来给他讲条件的。条件不多,但每条都切中要害:第一,新疆都督杨增新有贪污嫌疑,要求立即予以查办;第二,在中、俄冲突期间,对立有大功的北疆国防军授予“祖国之盾”荣誉称号,用来表彰全体将士;第三,由于无法获取战争赔款,损害城镇的恢复费用希望中央能够拨款,倘若中央财政有困难,应该授权北疆对外借款,以中央财政偿付;第四,由于北疆肩负国防重任,地域广袤,人口稀少,在洽谈中的善后借款部分,要分拨给北疆一部分充作建设经费。 在袁世凯看来,秦时竹无非是两个要求,一个是要钱,一个是要地盘,至于所谓的“祖国之盾”荣誉称号,在袁世凯看来,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不值得一提。虽然秦时竹没有明说要哪块地盘,但他插手杨增新一案的事实已证明了他要将新疆收入囊中,虽说新疆在法理上确实接受北疆管辖,但在实际上却是游离与中央和北疆之间,看来秦时竹已不能容忍这种情况了,这是问题的关键。至于要钱,倒也不是最紧要之处,只要善后借款达成,分给秦时竹一些也不碍事。 袁世凯思来想去,虽然把新疆让给秦时竹颇为心痛,但大敌当前,稳住北疆这支生力军才是最重要的,秦时竹借口查办杨增新是假,要拿下新疆、巩固北疆是真。考虑到自己一旦平定国民党后就将对付北疆,袁世凯大笔一挥,写下“此事着北疆巡阅使秦时竹全权查办。” 由于南方反袁情绪一直在高涨,袁世凯也加强了战争准备。在得到了北疆近乎中立的保证后,他更加放心大胆的备战,宋案方面,袁世凯更加无法无天。在法庭不得不宣布延期审理后,元凶武士英被赵秉钧派人毒死在上海监狱里。紧接着,由于证据不足,应桂馨被宣布保释,在家听候传唤。哪知应刚刚回到家里没几天,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应家还是在一天夜里燃起大火,熊熊的火光吞噬着应宅,由于火势甚大,较难破灭,等天明时分控制住火势后,应宅已被烧成一片白地,应桂馨本人自然也难逃此劫。根据调查,有故意纵火的痕迹,现场也发现了相应的助燃剂,但却无法追查到纵火犯,只能当疑案处理。所有人都在揣度,大概又是北京城的某某干的,袁世凯处以风口浪尖,也不在乎再多几条传闻。 5月8日,总统府召开第二次秘密军事会议,决定了作战总方略,其中规定:“有攻击南方敌军任务之北军,第一期对于湘、赣、皖作战,利用京汉、津浦两路线集中,以鄂省为主要策源地,并以海军策应沿岸,兼妨害敌军之集中。”李纯即于5月12日命令所部主力开往田家镇,分兵武xue,监视九江及安徽方面,又命令二十二团团长张敬尧开往兴国,并亲率师部进驻蘄春。继六师之后,北洋第二师也于随后自保定南下,进驻湖北孝感,为六师后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