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93章】 北疆考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北疆考察 (第2/3页)

这样死于非命。”唐绍仪想起当时在内阁里与宋教仁合作的日子,眼眶里不禁有了泪水。

    “那是对袁总统不满喽?”夏海燕问他,“你真的相信袁总统是无辜的吗?抑或又是赵秉钧所为?”

    “不!我和他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早在朝鲜时期就和他认识,凭我对他的了解,这事绝对和他脱不了干系……”唐绍仪斩钉截铁地说,“我敢断言,此事纵然不是他所为,也是底下的人揣摩他的意思而干的。至于赵秉钧,根本不值得一提,他不过就是一条走狗而已,到了主人不需要的时候,就会被无情的抛弃……”

    听着唐绍仪如此激烈的话语,夏海燕知道他已经真正将自己从北洋集团中分离开来了,这种转变真当是可喜可贺,北疆集团又多了一个人才。

    船长上来了,恭恭敬敬问过安后,便打趣道:“两位团长真是好雅兴,这么大早就起来看海景。”

    “在海上看日出,还是第一次。”夏海燕笑道,“不过唐先生可就早有此经历了。”

    唐绍仪微笑着说道:“此番看日出,心情大不相同,船长先生,还有多久到日本?”

    “快到了。”船长微笑着把手中的单筒望远境递给唐绍仪,从望远镜里,唐绍仪看到,灰蓝色的大海尽头,隐隐地有一条黑色的线,那就是陆地,日本到了……。

    轮船在长崎进港,海岸线非常美丽,远处群山耸翠,近处海水相环。正是清晨时分,喧闹的港口里车来人往。唐绍仪一行自下船伊始,就感受到日本人的高效率和敬业桔神。专程前来迎接他们的日本外务省、通产省、大藏省官员在经过简单的礼节性寒喧之后,请客人们先到长崎市里的迎宾驿馆休息。

    唐绍仪等人望着码头上繁忙的景象,经过短暂的商议后,对前来迎接的日本官员表示先不进市区,他们要立即开始考察。日本官员听到翻译转述的这个决定后,十分惊讶,他们没有想到这次接待的中国考察团在经过两天的海上航行之后,竟然能够不顾海上航行后的疲劳,立刻开始工作。他们马上对面前这个身材并不高大也不健壮的中国官员的精神肃然起敬。

    当然,立即开始考察的只是官员和商人,家眷们大部分还是直接先去驿馆休息。由于北疆刚刚和日本签署了两条铁路的借款合同,再加上后藤新平的特别疏通,日本政府十分客气,特意破例允许考察团卫队携带短枪入境。于是,在短暂的混乱后,迎接来宾的车队一分为二,一部分驶向原定的目的地――驿馆,另一部分则改道驶向最近的一个工厂――长崎的三菱造船所。

    唐绍仪和夏海燕没有想到,他们刚刚在谈论赵秉钧的时候,袁世凯也在念叨着他。由于宋案后赵秉钧的态度,袁世凯便对赵起了杀心,派几个心腹拱卫军到天津去执行。

    由于巨大的精神压力,赵秉钧这段时间都是在惶恐不安中度过,虽然身为直隶都督,但他丝毫没有心思去处理公务,只是一概推给手下人去完成,他每天作的功课,就是独自在天津督署内厅踱步沉思。手下人都吃不透他为何这样,除了礼节性的宽慰几句外,就只能尽量不去打扰他。

    这一天他照例又开始了自己的踱步,忽然又忆起一桩往事:辛亥年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后,赵秉钧也重新启用。就在袁入京组阁之前,曾邀请他在密室里共商谋取清室而代之的策略。他俩仿照三国里诸葛孔明和周瑜比智的办法,各自在巴掌心上写四个字互相对照。袁世凯写的是“两面威吓”,他写的是“两利俱存”。袁世凯一看赵的计谋比自己高出一筹,就冷笑三声。

    想起袁世凯的那三声令人毛骨悚然的阴险jian猾的冷笑,赵秉钧顿觉一股寒气吹往脑门上来,虽然是炎热的夏天,但他依然感觉到一阵阵寒意。他正回到卧房想躺下,突然闯进来几个彪形大汉,还没等赵秉钧质问对方是谁。一个大汉就走过来对他道:“袁总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