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204章】 长城关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长城关卡 (第2/3页)

也不清楚,这个老资格的外交家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了茫然若失的无力感。

    京张铁路线上,孙烈臣带领军列在上面驰骋,东路军胜利进军并且迅速攻克唐山的消息他已经知晓了,他不由得感到异常兴奋,开局良好意味着成功的好兆头。

    “报告师座,目前北京城一片慌乱,袁世凯已经病倒。”

    “东路军打响了头炮,接下来该看咱们的了。”孙烈臣笑眯眯地说,“老袁不是病了嘛,咱们给他加点火候,催他早日去西天,长城沿线敌情如何?”

    “没什么变化,不过北洋第一师显然已经得到了警告,现在有些混乱。”

    长城沿线的守军是何宗莲的第一师,但从辛亥革命后,第一师的境地一直不好。在前清时期,第一师虽然属于北洋集团系列,但何宗莲及部队的高级军官和袁世凯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相反和满族亲贵之间的关系很好。之所以能得到第一师(原先为第一镇)这个番号,就是这个原因,而且军械、粮饷、补给都是各镇中最好的,什么装备都是优先装备。同时,在第一师中满族官兵比率是除禁卫军之外最高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和袁世凯并不一条心。

    袁世凯组建北京政府后,第一师处境尴尬,何宗莲等人并没有得到袁世凯、段祺瑞等人的信任,北洋系统高层曾经多次谋求换马,用他人取而代之,但考虑到第一师的军官结构,没有贸然下手。但第一师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方面失去前清时期的宠儿地位,无论在军械还是物资补给上都远远不及袁世凯的几个心腹师(特别是第三师和拱卫军),甚至连军饷都要拖欠。按照袁世凯的脾气,本来是要借镇压二次革命之手消耗第一师的实力的,但由于第一师数月没有发饷,指使他们需要一大笔开拔费,袁世凯囊中羞涩才没有付诸实施。另一方面,第一师的满族军人已在民国建立后陆续被清理出了队伍,再加上历经山海关大战,第一师是北洋军主力师中缺编最严重的部队,额定编制15000多人而实际只有8000余人,仅略多于国防军中诸如21旅这样一个的主力旅,并无多少威慑力。

    何宗莲接到陆军部要求其加紧战备,防御国防军进攻的电报时,没有放在心上,他和几个心腹商议的结果是,无论是秦时竹还是袁世凯打赢了,第一师都没有好果子吃,自己现在是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的地位,除了自保,别无他路。

    “师座,不是我泄气,咱们都不能按月关饷,如何能让弟兄们卖命打仗。”布置防御时,何宗莲的作战计划还没有提出,下面就已是一片怨声载道。

    “不给钱难道就不打仗了吗?”何宗莲虽然用的是质问的口气,但从神情上来说,更像是疑问句。也亏了何宗莲个人不太看重钱财,能与部下共甘苦,因此勉强维持着军心。

    “师座,不是弟兄们不肯打,这仗没法打啊。”说起打仗,下面都是一片叹气之声。

    “咱们不是没有和国防军交手过,结果怎样?诸位一定还记忆犹新吧。要是按月发饷,弟兄们也不是孬种,可以和对方一拼。可眼下,装备装备不如人家,钱又没拿到手,我们凭什么干?我们就是给袁世凯这个王八蛋卖命,将来也没有好果子吃。”另有一人站起来发言。

    “对!”下面人随声附和,“袁世凯不是个好东西,不值得为他卖命。”

    “胡闹。”何宗莲拍了桌子,“你们还像是国家的军人吗?虽然现在民国了,但是我们依旧要效忠国家,效忠政府。”

    “师座,算了吧!咱们算是哪门子效忠?你贴上去人家都不要,这滋味难道还没尝够?再说了,人家护国军也不是反对国家,反对政府,人家通电中说得明明白白,只为讨袁,实践五族共和……”

    又是一番争论……第一师的作战会议,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