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223章】 乱成一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乱成一团 (第1/3页)

    都说北京城的老百姓关心政治,这个传统果然有点意思。不仅草根阶层在猜测,活在深宫内院的前清皇室也在胡思乱想。早上枪炮声一响以后,清室所依赖的几个老臣就纷纷跑到皇宫里去了,美其名曰是给皇上请安,实际上是在分析复辟的可能性。

    一年半过去了,溥仪又大了几分,九岁多的小孩,对害怕的事物已有了本能的抗拒力。激烈的枪炮声传到皇宫时,力度已减小了很多,丝毫没有能够吓着他,倒是一下子呼啦来了这么多人让他感觉很不好。自从隆裕太后病死后,清宫的实际主持人变成了端康皇太妃,不过不论是哪个太妃,在前朝的时都很不得宠(试想连隆裕太后光绪都不喜欢,何能喜欢那些太妃们?他所爱的,估计唯一个珍妃而已),但对于溥仪来说,这种变更让他很憋气,隆裕虽然不是亲生母亲,但对于溥仪充满了感情,当真是把他当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养的,在撒手西去的时候,还留下遗言,让众人不要难为这孩子。但其它人就不一样了,还做着复辟的美梦,对溥仪的要求,无非是以重振乾坤为压力,严则严矣,但关爱之情就要少了很多。

    事情涉及机密,参与的人除了太妃以外,就是前摄政王载沣及徐世昌、赵尔巽、世续、铁良,御前大臣那彦图、溥伦、陆润庠、陈宝琛、伊克坦、景丰、绍英等一帮老臣。虽然人很多,但会议的气氛并不活跃。本来载涛、载询也收到了开会的通知,但这两兄弟不知道怎么回事,胡乱找了个借口就推辞掉了。溥伟远在青岛,即使想参加也是有心无力。

    世续、铁良和陈宝琛是复辟的积极分子,其中又以铁良最为狂热,眼看没人说话,他急了,吼道:“大家倒是说话呀。”

    众人还是默然,老狐狸徐世昌眼中虽然闪着亮光,但也不说话。

    铁良一跺脚,叫道:“你们……你们,居然都是这个态度,我大清看来复辟真的无望了……”

    负责编修《清史》赵尔巽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能怎么样呢?军队军队没有,财政财政没有,外援外援没有,我们能有什么作为?秦时竹和袁世凯打仗,我们凑什么热闹?”

    “太傅,您什么意见啊?”铁良不敢反驳赵尔巽,只能问徐世昌。

    “我的意见四个字,静观其变。”

    “太傅的意思太消极了点吧?”世续看铁良势单力孤,决定帮一下手,“秦时竹明着说是因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打着护国的旗号,暗地里还不是为了争夺天下?他能这么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

    “办法?”溥伦冷笑一声,“你有什么办法?太傅和赵帅当年都是一手提拔秦时竹的人物,对他知根知底,他们都没有办法,你有办法?”

    “你……”世续气不过,差点没用手指着骂,后来想了想,对方毕竟是宗亲,还是恭敬点好。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别吵了。”载沣看不下去,出来打圆场,“秦时竹前番来京时,曾经拜见过我们一次,那时皇上、太后、太傅还有我都在。言语中还是颇为客气,我估计即使他夺了天下,也不会过份为难我们……”

    “王爷,我不是怕他为难我们,而是说我们能不能?”铁良看到载沣的脸色并不好,硬生生地将后面的话吞了下去。

    溥伦此时已是一个共和派了,他冷笑着说:“共和大势,已为世人所认清,为不易之国策。秦时竹此番征讨袁世凯,无非是争夺天下而已,即便他打倒袁世凯也不会恢复帝室。如果他是那样的人,辛亥年他就不会在东北率先起事了,和他商量复辟,无异于与虎谋皮,诸位还是省省心吧……”

    “那难道我们只要一个虚君名分也做不到吗?”铁良对国外的情况还有了解,“像人家英国,照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