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231章】 包抄到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1章】 包抄到位 (第1/3页)

    刘冠雄看看汤芗铭又看看其他人,知道他们都是赞同的,就说道:“那就赶紧询问各舰军官,无论持何种见解,天明前都需答复。我从众议!”

    众议的结果自然就不用问了,不要说别的条件,就是补发拖欠的军饷再加每年不少于1500万的军费就已够打动人心了,更何况还有萨镇冰和严复两位军界前辈的努力,自然都是一片赞同声。

    “既然众议如此,我自然当顺从公意,命令舰队调整航线,朝秦皇岛港口进发。”刘冠雄随即命令道,“对于搭载陆军,要严加看管,防止他们闹事,等到了目的地,也由不得他们了。”其实,他是多心了,这批陆军很多都是第一次乘船,根本不熟悉海洋禀性,上船后晕船的晕船,呕吐的呕吐,再加上对于港口登陆情况更是茫然不知,哪怕带到外国去,只要不下船,他们都不会分辨出有什么不同的。

    “子英,你做的很好,辛苦你了。”刘冠雄发布完命令后,看看天即将放亮,就转身向萨、严两人做了汇报,听得两人心花怒放,严复拍着刘冠雄的肩膀勉励道。

    “哪里,哪里,这是海军将士一致的意思,只是我……”刘冠雄黯然道,“这是我最后一次指挥海军行动了,等船靠码头,我就解甲归田,再也不过问海军事务。”

    萨镇冰大吃一惊:“子英,你这是何必呢?国家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你这么一走了之……”

    “刘某辞职,与公无愧,与私也无亏。”刘冠雄惨然一笑,“袁公对我有恩,纵不能报效之,亦当有所领会。”

    萨镇冰还想再劝说两句,严复制止了他的话头,劝导道:“也罢,你好好休养段时日,等一切上了正轨,再出山为国效力也不迟。我原本也发誓不再介入海军事务,但此时不也如此?时移势易,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同样都是随船进军,护国军方面的11师41团(护国军的编制和北洋军不同,为一师直接辖四团制,师下面最多只有三个步兵团,但编制要大不少,另有一炮兵团,13师、16师等部队因为有骑兵团,只有两个步兵团)的官兵虽然也同样遭遇了对海洋的不熟悉,但全团官兵士气高昂,夜色深沉中他们靠近了烟台。亲自带队的师长郭松龄望着烟台港内那星星点点的灯光,显得极为兴奋。

    终于靠岸了!在他心中,这也应该成为11师建立功勋的起点。虽然11师是秦时竹一手建立的,但自成军以后,一直作为威慑和预备力量驻防辽阳,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可以参加。眼看其他部队纷纷建功立业,让至今还没有功劳进账的郭松龄和11师官兵都是心痒不已。好容易逮住了机会,能轻易放过吗?五师这块rou虽然不大,但好歹也算是块rou,不狠狠咬他一口,将来是会后悔的。

    为了这次作战,郭松龄做了大量准备,一方面抽调精兵强将加强41团,现在的41团基本浓缩了11师的精华,是核心中的核心,另一方面是对武备做了调整。11师的炮团虽然装备了重炮,但根据海军的意见,重炮不仅上船的时候麻烦,卸载的时候也麻烦,郭松龄果断调整部署,一门重炮和山炮也不带,只带了前不久研制成功,刚刚配发部队的二年式步兵炮(或称辽造步兵炮)。11师之所以能配上这么新式的武器,和他们在革命胜利后缓慢的换装是分不开的。由于11师在几个骨干师中步枪、迫击炮等武器都是最后一个换装完毕的,在研制成步兵炮后,郭松龄强烈要求优先给11师换装,经过他软磨硬泡,再加上11师曾经率先发起捐助军费活动,终于让其得逞。首批12门步兵炮全部拨给了11师,这次倒都让他给带来了。

    眼看安然抵达烟台港,指挥舰队行动的程壁光也松了口气,护国军的舰队看上去声势不小,其实战斗力并不强。虽然倾巢出动,但内中有战斗力的只有几艘浅水炮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