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1章】 巨头回国 (第2/3页)
法律程序而言,正副总统缺位,总理引咎辞职,确实应该另行选举别人来领导政府。虽然是民主共和时代,但终究是需要一个领导人,一个领袖,在眼下这个当口,秦复生担任这个职务是最适宜的,他既有能力又有威望,功绩也摆在那里,他不当选谁当选?至于要挟,我看是同志们远在日本不了解情况而已,起码我知道他的当选不是全票通过,也是有反对意见和弃权票的,这倒是能说明还是一个基本民主的过程……” “但我们党作为第一大党,理应由我们的同志出面组阁,秦时竹越过这一程序设立临时执政一职,与法无据、与例不合,我倒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胡汉民颇为不服气,“大家其实并不介意秦时竹当这一个多月的临时执政,而是他这种态度,很难保证今后也不如此行事,如果那样的话……” “没有确实依据的推测就不要说了,秦时竹是怎么样的人,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同志们可能不熟悉,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他既有抱负又有能力,思想也颇为进步,和袁世凯比起来,应该说还是一个革命的人物。起码,辛亥年的成功他有很大的功劳,这次倒袁的胜利他又是最大的功臣,如果我们对这样的人都加以胡乱猜测,只能引起舆论和人民的反感。”孙中山继续指着那封电报,“你看,他也发来了电报邀请我们共商国事,足以证明他是真心诚意地想把事情办好。我们革命党人参加革命,要求革命,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权势地位,而是希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总统这个位置,自然是有德者、有能力者居之。” “若是他是另一个袁世凯呢?”胡汉民不信任的口气脱口而出。 “如果事实证明他是另一个袁世凯,那么我们就起来发动三次革命将他打倒。”孙中山握紧了拳头,“凡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都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 黄兴点点头:“我赞同逸仙的意见,无论如何,先要回国看看,这比在这胡乱猜测有意义多了……” “那我去安排,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越快越好,我都已经等不及了。”孙中山挥舞着双手,兴奋地说,“今天晚上我们向头山满先生等人辞行,明天一早就启程回国,克强和我一起先行,同志们可以慢慢来。” “我随先生一起走。” 榻榻米上,头山满、黄兴和孙中山聚在一起。头山满首先举杯:“祝贺贵国的护国事业取得胜利,恭喜孙先生、黄先生即将回国……” “哐”三人杯中的清酒一饮而尽,孙中山随即给三人倒满酒后又举杯:“我也代表革命党的同志,对日本朋友这段时间里无微不至的照顾表示深切感谢,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就,里面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明天就要回国了,没有很多时间向诸位辞行,还请先生向各位朋友代为感谢,我孙中山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恩情。” “孙君,你这话就有些见怪了,朋友之间的帮助是很正常的么,再说我们也没有出多少力。”头山满话锋一转,“听说孙君收到了秦时竹的电报,邀请您回国,可有此事?” “是有此事,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要迅速回国。” “我听说秦时竹选举自己做了临时执政?这个……” “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不过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秦时竹为讨袁做了很大的贡献,由他做临时执政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再说,这也是仅仅一个月的过渡,马上就要举行正式选举的。” “那我先祝愿孙君能在选举中获胜,成为中国的正式大总统。”头山满举起了杯子。 “不不,您误解了,我回国是去讨论国事不假,当时这并不意味我会参加大选。”孙中山憨厚地笑着,“我认为由秦时竹担任更为合适。” 头山满脸上掠过有些失望的神情,转头问黄兴:“那黄君呢?” “我和逸仙的想法是一致的,我们是去干事的,能为国出力我们很乐意,但参加大选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我们要相信秦时竹,相信他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好。” “哦……”头山满拖长了声调,耳畔仿佛又响起了昨天内阁方面找他进行的谈话:……现在秦时竹掌握中国最高权力似乎是不可避免了,此人虽然在表面上一贯宣言中日友好,但其实和德国走得很近,目前和英国方面接触也十分频繁,考虑到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我们不能任由他成为一个敌对性的政权,因此,要尽力扶持中国内部的反对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