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002章】 王霸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2章】 王霸之道 (第2/3页)

条件不具备?还缺什么条件?”

    “宪法,特别是一部有力的宪法。”杨度站起身来,在原地转了个圈说道,“袁项城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暗杀宋教仁?本质就是因为宪法,因为临时约法规定了总理有权,总统无权,这是爱权如命的袁项城所不能容忍的,因而有此冲突……如果这样的宪法不改变,将来这样的悲剧还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梁启超道:“倘若不是责任内阁制,袁世凯也未必要翻脸,只是具体到复生兄上,怎么解释?”

    秦时竹也笑道:“皙子对袁项城的认识是对的,但我秦某人却未必会愿意行这种下三烂的手段。”

    “不然,悲剧正在于此。复生兄也许不愿为,但时势不得不为。试想,如果你做了总统,却是无权,心中什么滋味?你手下什么滋味?别的不说,光是这20余万国防军闹将起来别人就承受不了。如果你急流勇退,这些军队谁来统帅?孙中山、黄兴屡败之将,光有革命元勋头衔,无真正本事,别人都是文人,更加难以统军,国民党为什么在二次革命中不堪一击,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真的大权旁落,北疆系能服吗?”

    秦时竹笑笑:“皙子抬举我了,汉高祖说得好,马上可得天下,岂可马上治天下?”

    “话这么说没错,可谁能真正做到呢?就是我杨度,倘若在这个位置,也是不甘心把权力让渡出来的,毕竟这凝聚着我的心血,退一万步来说,谁知道另外的人能治好国呢?我反正对国民党不看好。”

    梁启超叹了口气:“皙子的话还是中听的,袁项城之所以出此下策,并不是他真的认识不到,而在于可能被人蒙蔽了,这其中未必没有手下献媚、挑唆的动机。项城固雄,亦不过十年,己身亡故之后,权柄就落到部下手中,倘若段、冯之辈真的无权,恐怕也……”

    “所以说这是个悲剧,这个悲剧不在于我们认识不到,而在于我们摆脱不了,特别是在中国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转化的过程中,愈发摆脱不了。”杨度接话道,“因此,我心中隐隐对项城有种惋惜的感觉,项城昔为地方诸侯,能造福一方,进而为中枢大臣,也能有益于国家,偏偏独掌大权后便横生如此变故……可惜了,可惜了。”

    “皙子评价可谓中肯,袁项城昔年推进改革、立宪,编列新军、发展民生都是有功的,只是这最后一步没有做好。”秦时竹说,“是非功过自然有后人评说,只是这特别法庭,恐怕难过……”

    “那是自然,不如此无以证明护国战争的合法性、正当性,不独项城如此,其他袁氏一党恐怕也难逃干系……但我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个法庭,未必没有胜利者对失败者审判的意味,倘若项城得胜,复生的罪名恐怕也不会少。”

    众人大笑。

    “那皙子认为,如果我要摆脱的项城的悲剧,行王道应该从何处下手?”

    “这正是我要献策的地方,我的见地有三个:第一、修宪,变责任内阁为总统制,总统不仅有高位,而且有实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习惯;第二、制衡,三权分立虽然是西洋学说,但可取之处很多,中国之所以停滞不前,与皇帝专制有很大干系,因此,我认为国体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有没有皇帝,而在于统治权有没有制约。不然,何以解释英、日、德均有皇帝而国富民强,中国也有皇帝偏积贫积弱?我当年鼓吹立宪是这个道理,现在还是这个立场,权力,特别是不受制约的权力是万万不可取的,中国可以由行政主导、强势政府,但不能没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和行之有效的议会宪政相制约;第三、军权,如果军队统属个人,只知有个人不知有国家,这是相当危险的,说不定到时候就成为野心家的工具,项城之失在这个上面可见,须知,军队是吞噬权力的怪兽,你不能驾驭他,他就会反噬你。在此,还望复生兄能以国家、人民为重,切实加以对军队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国家之工具,军人独立于政治,不干涉政治方是百姓之福。在此,你要作出牺牲,但我认为,与眼前的呼风唤雨相比,今后数百年民众的口碑似乎更为可取,流芳百世远胜于权倾一时……”杨度认真地说,“我想,到了那时,军队还会一如既往地尊敬复生,不过那种尊敬已经不是愚忠,而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对领袖发自内心的爱戴,那更持久也更有益。”

    “皙子用心良苦啊。”梁启超说道,“我在具体层面上和皙子的见解有所不同,但在总体要害上的意见却是一致的。中国刚刚实现从帝制到共和的转变,百姓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