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被读心后嫁给了心机男 第150节  (第2/2页)
无情。景元帝不愿萧氏家眷离京,又不能明说。倘若镇南王妃受了重伤,此次出京之行势必要搁置。    所以堂堂天子,不仅会在朝堂之上玩权谋,还能在后宫之中耍一些不入流的手段。所谓的帝王心术,平衡之术,有时候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今日这宴会,说是给长公主送行,其实就是鸿门宴。这一点长公主已经看出来,老太妃和镇南王妃也心知肚明。    一行人告退之时,高皇后将谢姝留下。    她对长公主道:“本宫与月城投缘,想与她说会儿话。”    长公主闻言,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因着众妃的陆续离去,独孤宫又恢复以往的冷清。凉风瑟瑟中,宫槐之下的叶荚发出“沙沙”声,似是永远不会停歇。    “进宫多年,本宫记得自己只管过一件闲事。”    谢姝没有问她是什么闲事,若她愿意说,那自然会说。    过了一会儿,她笑起来,“你这孩子倒是沉得住气。”    “非礼勿问,娘娘若是想说,臣妇听着便是。”    “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高皇后望向宫外的方向,道:“那是近十年前,你夫君萧翎还在千林卫中当差,在护送宁王世子李相如出京时遇刺,此事你应该听说过。”    谢姝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如果不是这件事,萧翎遭到了雷击,从而有了读心书。也正是在同一日,她也因为被雷劈而有了透视眼。    “他险些丧命,他的母妃为了让他脱离千林卫,求到本宫面前。本宫管了这件闲事,却也认清了很多事。”    比如说帝王心术,比如说天家无情。    将在外誓守边关,唯一的儿子却被皇子们利用算计。而陛下明明知道背后黑手是谁,依然纵容姑息。哪怕是萧翎险些丧命,刺杀一事却是不了了之。    这等无情,如何不让人寒心。    谢姝听懂了她的言下之意,也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宫外。“娘娘可知,臣妇为何喜欢读游记?”    “为了解闷?”    “不是。”谢姝轻轻摇头,“女子一生大多都困高墙之内,被世俗礼法所束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拘束在规矩之中。而那些世俗礼法和规矩,如同无形的牢笼,终将圈住我们一生。    但臣妇以为,身体可受限,而心无限。心之所向,天地广阔。纵我一生无法亲眼所见,却足可慰我此生漫长。”    高皇后喃喃着,“说得好,好一个心无限。”    人心啊。    原来可以无限。    半晌,她笑看着谢姝,道:“你这孩子,年纪不大,说话竟是如此的老道。”    谢姝想。    自己可是活了两世的人,两世的年纪加起来,可真不小了。但这个秘密,除了萧翎,谁也不知道。    出宫的路上,她还在琢磨着独孤宫发生的事。    淑妃、庄妃、张贵嫔、方贵嫔,一张张面孔在她脑海中掠过,最后全都被另一张脸所替代。那张脸老而威严深沉,有着上位者绝对的霸气独断。    那是景元帝的脸。    不多时,这张脸就清楚出现在她眼前。    因为她在半路上被带了过来,而萧翎也在。    一进殿,她一眼就看到了隐在明黄遮幕之后的李相尧。    【萧翎,李相尧也在。】    萧翎闻言,手指动了一下。    他知道。    谢姝上前,恭敬行礼。    景元帝眯着眼,眼神中流露出长辈应有的慈爱之色。    “月城啊,你祖母此次出京,朕很是担心。”    他不放心的当然不可能是长公主,长公主身份摆在那里,明有侍卫随行,暗有暗卫保护,一应衣食住行上都不会受苦。    谢姝知道他真正担心的是谁,他担心的是远在乾门关拥兵镇守的镇南王,他担心提萧家在京中为质的筹码不够。    这就是帝王的疑心,哪怕镇南王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哪怕萧家从来不站队,也挡不住他的多疑和猜忌。    “长兄如父,祖母深知陛下对她的爱护之心。她是陛下的meimei,也是臣妇父亲的母亲。若不能有生之前亲眼看一看臣妇父亲的长眠之地,终将是她一生的遗憾。”    这一番话直接点明了长公主她们出京的目的地。    既然多疑,索性说破。    景元帝摩挲着大拇指的玉扳指,眼睛越发眯起。    “乾门关啊,那么远。”    “是很远,当年臣妇一人流落在外,跟在那些逃难之人的身后,一心想着回到京城。这一条路臣妇走了十几年,最终臣妇还是回来了。心有所念,不惧路途遥远,也不惧岁月漫长,臣妇以为祖母的心情必是如臣妇那时一样,纵然山高水长,也要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话虽如此,但她年纪大了,你真的能放心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