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女配在线挖坑[快穿] 第151节 (第3/3页)
“你又怎知没有?” 李承乾说:“我自己明白自己的事,尹姑娘是世外高人也救不得我。” 晋阳公主劝道:“大哥,父皇还是顾念你的,我们都是父皇、母后的孩子,父皇哪个都疼,他也很为难。” 李承乾叹道:“兕子,你长大了,我知道你学了一些本事。但是你相信大哥,不要支持你四哥。” 晋阳公主说:“将来立储的事父皇自有主意。” 李承乾百无聊赖,喃喃:“你终究还是与你四哥更亲近。” 晋阳公主道:“你们都是我的同胞哥哥,对我来说是一样的,我没有与谁更亲近。” 李承乾看着现在模样只有十一二岁的晋阳公主,至少现在记得来看他的meimei只有这一位了,他也感念她的好。李承乾多活了几年,后来子孙也得晋阳公主关照,这是后话。 ……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一时得意忘形,为显得自己爱护兄弟,跟李世民说起“杀子传弟”的诺言来,反而惹得李世民对这个最宠爱的儿子心寒。 之后,李世民又在李恪与李治之间选择,一时难以诀择,问起尹寒山,尹寒山自然不发表意见,问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当然支持李治。 李世民同年立李治为太子。 太子新立是年百济攻占新罗40余城,再与高句丽连兵,欲断绝新罗入唐之道,于是新罗向唐求援,李世民便有意亲征高句丽。庭议时受诸多朝臣劝阻,说起前朝炀帝三征高句丽之事,李世民不听。 李世民想起当时尹寒山议起分封之事,他的设想中分封之地包过高句丽汉四郡,心想尹寒山一定是同意的,于是问他。 尹寒山说:“高丽句太远,补给线太长,粮草消耗难以计算;高句丽太冷,到十月就不便行军。若要征高句丽,这些事都要计算得很清楚。没有两年筹备粮草、车、马、船、兵器,恐怕难成。” 李世民说:“朕即可下令造船四百艘……” 尹寒山说:“欲往前线送一斤粮,路上要耗十斤,四百艘船不够。万一攻城只攻下一半,高句丽天气寒冷,我军能否一边守住新土,一边困死残军?只怕要赶制冬衣,中原人没有冬衣就守不住,而且寒冬时节,攻下新土地当地有没有足够的粮草,让我军长期驻守?这所需的钱粮、冬衣比皇上想象得多。若是打下新土,把新土利益全给了新罗、百济、契丹、奚、靺鞨等部,虽然他们几十年可臣服于大唐,但是发展强大起来又是新的高句丽。大唐钱粮、将士性命乃是大唐国本,那岂不是消耗大唐国本为他人做嫁衣?” 尹寒山也没有否认征高句丽的必要性,但是站在大唐的利益上分析,李世民倒听进去了,没有想要明年就急冲冲地北伐高句丽了。 李世民问道:“依爱卿之见,备战需要多久?” 尹寒山道:“起码需要五年。” “这么久?” “昔年李牧大破匈奴,皇上以为如何?” 李世民才拍了拍御座扶手,叹道:“爱卿言之有理。欲速则不达。” 李世民遂命长孙无忌、房玄龄、尹寒山等尚书台大臣主持全国备战事宜,力求五年内大军北伐。 晋阳公主也想为父皇分忧,陈氏姐妹从前不喜欢达官贵人,但是她们现在不会像从前那么天真,知道北方有威胁的政权强大起来必定南侵,中原百姓会被屠杀,也自愿帮助晋阳公主。 她们到河南道一带组织人手开办人工养兔场,积累兔皮、风干兔rou。兔子是繁殖能力很强、生长得很快、又少疾病易养殖的动物。 她们用更先进的纺织技术来提高将士所需的麻布的产量,用更大的锅炉练出更多铁。 …… 晋阳公主因李世民食欲不阵,消化不良,亲临相府请了尹羲去给他诊治。此时李世民因为李承乾、李泰的事受了打击,征高句丽之事一时不能实现,曾经的雄心万丈也变成了心思抑郁。 尹羲想起自己的战略大局,便进宫去与晋阳公主小住,为李世民治病调养,李世民此时也十分敬重礼遇尹羲,绝无再生纳入后宫之心。 尹羲为他施针用药,也给了一些凡人可用玉华派方子的补气药和饮食调养。 尹羲与晋阳公主也常陪李世民谈论她编撰的各种学问,李世民心胸逐渐放开,身体也渐渐好起来。 李世民知她不但精通阴阳之术,学问之深不下于当朝任何人,于是下旨册封她为“国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