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宠婢日常_太子宠婢日常 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宠婢日常 第122节 (第2/2页)

  皇帝笑了笑,“你也知道自己丢脸丢到阿昭那里去了。”

    说起阿昭,皇帝还是高兴的。他道:“阿昭说,你还担心自己做不好父亲,想着让他多玩玩。”

    太子点头,“是。”

    “既怕他成了儿臣这副模样,也怕他成不了儿臣这副模样。”

    皇帝就抬了抬手,顿住,本是要拿枣糕的手又放了回去,“怎么说。”

    太子拿着枣糕细细的嚼,一边嚼一边道:“儿臣自小熟读诗书,勤学苦练,无一不用功,想着能做好一点是一点。”

    “这么多年,寒冬酷暑,从未有过任何歇息的时候,偶尔偷懒,也会有心虚愧疚之感,便要拿起书看一回才行。”

    他说完抬头,静静的看着皇帝,“所以儿臣自来孤傲。”

    皇帝还是第一回 听太子这般说话,微有些怔怔。

    太子继续道:“可是这般的我,却好像在父皇眼里,算不得好臣子,好儿子。”

    他也叹气一声,“所以,儿臣也不想让阿昭成为我这般的人。”

    他算不得好。

    皇帝心里突然之间有些难受。太子那般一个孤高自傲的人,没想到今日说他自己不好。

    这个不好,是他给太子盖了印章。他让人打了他板子,让他的颜面尽然失去,在东宫里面呆了一个月没有外出。

    皇帝想说几句,却又说不出口。

    说什么,说朕已经决定,要好好教导阿昭继位,说已经不准备让你做皇帝了?

    太子才二十出头。

    皇帝终究什么也没有说,而是只留了太子用膳。太子也不说埋怨的话,皇帝要了什么膳食,他就吃什么。

    用膳的时候,也是静静的吃,一言不发。

    皇帝吃的心酸。等太子走了之后,正逢蜀陵侯进宫,皇帝就跟他道了一句:“你说,教导儿女,怎么就这般难呢?”

    蜀陵侯进来的时候,刚碰见太子拐了弯出去,沉默了片刻,道:“陛下,儿女都是债,债多了,便不愁。”

    皇帝就笑起来,“哪里不愁,愁的很。”

    但是愁来愁去,愁的还是太子一个人。

    端王养私兵,品性就坏了,他自然不能再用。这事情就当做没发生过,囚起来就好了,若是将来他想通了,就放出去,做个闲散王爷。

    自己的儿子,总不能要他们的性命。只要命还在,即便圈禁在园子里一辈子,也是好的。

    他作为皇帝,作为父亲,做到这种地步,觉得自己已然是不容易。

    所以,皇帝根本不为端王的事情烦心。那就只剩下太子了。

    太子在他眼里已经不是太子,已经是皇太孙的父亲。

    皇帝明白,从他决定让阿昭做皇太孙的那时候起,太子就成为了弃子。可这是对大家来说最好的局面。

    皇帝算不得老,再等二三十年退位正好,可那时候,太子都四五十岁了。

    一个储君,做四五十年,也是世间罕见,太子心里不会有任何念头吗?

    皇帝不相信。若他是太子,那必然也是要心不安宁的。可是他身子康健,年岁算不得大,不想让位,难道有什么错处吗?

    所以培养阿昭做下一个皇帝,是最好的选择。

    皇帝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心就松了一块,就好笑紧绷的弦终于松弛下来,神情舒畅。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已经决定如此做了。而且这事情也没有任何的不对。

    他跟蜀陵侯道:“到时候,从你家的孙儿里面,挑出一个人来给阿昭做伴读吧。”

    “说起来,也是表亲。”

    蜀陵侯便跪地谢恩。回去之后,自然也不能跟赵氏道,只静静坐了一晚上后,第二日跟赵氏道:“教导阿明一些规矩吧,怕是年后就要进宫了。”

    赵氏大惊,“这……咱们家跟东宫——”

    蜀陵侯郑重道:“咱们家阿明,以后就是阿昭的伴读了。”

    阿明就是折致远的第一个儿子。

    这可真是……赵氏不知道说什么了。蜀陵侯却道:“这事情,暂时不要对外说。”

    赵氏叹气,“好。”

    别人猜不出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她跟蜀陵侯是多年的夫妻,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她却能领悟到的。

    皇帝放弃太子了。

    过年的时候,宫里照常设宫宴。群臣携带官眷进宫,端王也得以进宫。

    端王瘦得可怕,他整个人都皮包骨了。

    皇帝也是关了他禁闭后第一回 见他的模样。两人是在去宫宴之前单独在承明殿见的,一见他这副模样,皇帝心酸难耐,“端王!你怎可自损伤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