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页  (第1/2页)
    有人说知县大人贪污了太多银子,惊动了京城的贵人……    还有人根据知县大人当官的时间推算,张知县是在前朝中的进士,一直心念旧朝,结果被人抓住了把柄……    还别说,最后一条猜测有理有据,是最让人信服的一种说法。    毕竟本朝皇帝上位后,为了安抚前朝旧臣的心,并没有动小地方知县的位子,张知县要是想不下去,心念旧朝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张知县下狱的消息在前,李家被抄家都不算是大事了,只是有心的人还是从其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当下回家约束自家的后辈,免得冲撞了什么贵人。    顾瑾玉从刘老太口中知道这些消息后,饶是心里早就有了准备,还是大吃一惊。    张知县,不,现在应该喊张文令。被夺了功名,押解到京城,送入大理寺中,等候皇上发落。    李家就更惨了。    家产充公不说,诛三族,其余六族被判流放三千里,择日生效。    刘老太一遍给顾瑾玉说这,一遍心里是说不出的庆幸和遗憾。    庆幸的是他们家早就和李家划清了关系,遗憾的是李家怎么说也算是资助了顾瑾玉好几年,落得这番地方让刘老太心生同情。    “娘,该还的银子和人情我早就还完了,他们家做错事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结局,您可别想着偷偷去李家。”顾瑾玉提醒道。    刘老太被戳破了心思,面上讪讪,嘴硬道,“你娘我是那种人吗?李家都要被流放了,我当然不敢凑上去。”    顾瑾玉听了也不反驳,附和了两句,这件事也算是过去了。    只是顾瑾玉心里还有几分遗憾,怎么没有唐家呢?    怎么没有唐家呢?    刘将军也在想这个问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唐家在这件事里绝对掺合了一脚,甚至李家说不定都是唐家推出来的替死鬼而已,可问题是查不出来。    不管是张文令还是李家的老爷子,一致是他们被巨大的利润迷昏了头脑,所以犯下了滔天大错,如今自愿认错,唐家并不知情。    刘将军看着面前滴水不漏的唐老爷子,心里有些烦躁,面上也不由自主的带了些。    要按照他的脾气,不管有没有证据,先打一顿再说,打怕了自然就招了。    可问题是面前这个人他还真打不了。    原因就是他的大儿子拜在了陆世铭门下。    陆世铭出身名门,是名闻天下的大儒,出书无数,世人皆称一句陆贤者,天下无数的读书人都对其敬仰不已。可以说这个朝堂上的文臣都以陆世铭的弟子自居,但真正得到陆世铭本人承认的徒弟不足一手之数,而唐家的大少爷就是陆贤者的闭关弟子。    连圣上对陆贤者都得尊着敬着,可想他本人的地位之高。    所以混不吝的刘将军也对唐家多了几分顾忌。    “将军,若是无事的话,在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